韩国留学有哪些生活礼仪?
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讲韩国人见面都有哪些礼节?韩国人见面必互致问候,男子见面微鞠躬,互握右手或双手,分手也鞠躬;男子不得主动与女子握手;初次见面,交换名片;韩国人多以饮料待客,客人必须接受主人提供的茶点;在社交场合,男女必须分开;在公开场合,得让男土先行,各种会议发言者致辞都把“先生们”放在“女士们”之前;尊敬师长,使用敬语,不得当长者面抽烟、戴眼镜;上门造访习惯带上小礼品,但不送外国烟;接物时必须用双手,不能把礼品当场打开;韩国人喜欢单数,忌讳双数。
在韩国,如有人邀请你到家里吃饭或赴宴,你应带小礼品,最好挑选包装好的食品;席间敬酒时,要用右手拿酒瓶,左手托瓶底,然后鞠躬致祝辞,最后再倒酒,且要一连三杯;敬酒人应把自己的酒杯举得低一些,用自己杯子的杯沿去碰对方的杯身。
做客时,主人不会让你参观房子的全貌,不要自己到处逛;酒是送韩国男人最好的礼品,与年长者同坐时,坐姿要端正;由于韩国人的餐桌是矮腿小桌,放在地炕上,用餐时,宾主都应席地盘腿而坐,若是在长辈面前应跪坐在自己的脚板底上,无论是谁,绝对不能把双腿伸直或叉开,否则会被认为是不懂礼貌或侮辱人;未征得同意前,不能在上级、长辈面前抽烟,不能向其借火或接火;吃饭时不要随便发出声响,更不许交谈;进入家庭住宅或韩式饭店应脱鞋。在大街上吃东西、在人面前擤鼻涕,都被认为是粗鲁的。
原文来源:
韩国人怎么教育小孩?
韩国人如何教育孩子
韩国是受中国文化影响很深的国家,在教育方面自然与中国有不少共通之处。而据记者身在韩国的见闻,觉得韩国在未成年人教育方面有许多值得中国借鉴的地方。
重视品德教育
韩国非常重视对青少年的道德品质教育,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一年级都设有德育课,这其中的礼节教育最令人印象深刻。韩国学校中的礼节教育内容包括:1.个人生活礼节,如坐、立、走的姿势,与人谈话时的语调、眼神及面部表情,接递物品时的举止;2.家庭生活礼节,如对父母长辈、兄弟姐妹、亲戚邻里的礼节;3.学校生活礼节,如对老师、前辈、同窗的礼节,上学、放学时的见面礼、告别礼;4.社会生活礼节,如在社会交往中的鞠躬礼、举手礼、注目礼、对拜礼以及各种称谓;5.国家生活礼节,如对国旗、国歌的礼节等。
至今韩国的每个家庭都有教育子女品德、修养的家训挂于家中的居室。这使得韩国的青少年大多讲究礼貌、尊重长辈。如果你有机会到韩国人家中做客的话,就会发现不论多小的孩子,都懂得为客人和长辈倒水时双手捧着,恭敬地奉上。有一次我在韩国朋友家中吃饭,席中主人上大学的儿子回来了,这个20岁出头的小伙子见到家中有客,连忙十分恭敬地过来问候。我的同伴邀请小伙子喝一杯酒,这小伙子看到他父亲点头,才低眉顺眼地双手拿起杯,先是面对客人高高举起表示感谢,然后侧过身掩着杯喝了这杯酒。
韩国是受中国儒家伦理思想影响颇深的一个国家,韩国人认为一个不懂得尊敬长辈、孝顺父母的人,根本就不能爱国。
廉美的课程表
韩国非常重视幼儿教育。不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幼儿园每学期开学前,幼儿园会把当年的教学计划送给家长,每周也会把具体的活动内容计划送给家长。不过最令人称道的还是,韩国幼儿园的教育在注重培养孩子的素质的同时讲究寓教于乐。我有一位朋友的孩子叫廉美,在首尔市一所极为普通的公立幼儿园入托。该幼儿园4月、7月、10月和12月的活动主题则分别是春、夏、秋、冬,主要是围绕这四个季节开展教学,注重培养孩子观察力。比如,10月份的活动主题就有:“领悟秋天的变化”、“中秋节”、“累累果实”、“韩国的秋天”、“世界的秋天”。
其他月份的教学则结合韩国的传统、现实生活来教育孩子。比如5月是韩国的家庭月,韩国的父母节、儿童节都在这个月份。廉美小朋友所在幼儿园5月的活动主题就是:“我和我的家庭以及邻居”。主要是培养孩子的自我认知能力、对家人邻居的感情、对周围环境的认知能力。比如说,在“我的邻居”这一活动中,要求孩子介绍自家的邻居,这样就自然而然地使孩子锻炼与人交往和语言沟通的能力,让孩子自然地除了关注自我家庭,也要关注周围的“小社会”。
“粗放式”育儿
在中国常常有这样的现象,家长们很少带小孩子们出外远行,即使出门也要捂得很严实,做足各方面的准备。而韩国人则采取“粗放式”育儿。
韩国人周末爱举家到大自然里游山玩水。这时候经常可以见到家长们身背几个月大的孩子,手拉着一个3岁左右完全能走的孩子一起爬山的情景。有时小孩子爬累了,走不动了,家长们也很少抱起他们,而只是在一边等他们休息一会儿再接着走。有几次和韩国朋友们一起出外玩,常见到他们带自己的小孩子一起参加,碰到路途远,孩子显得相当辛苦。后来我就忍不住问,这样孩子会不会生病,是不是家里没有老人照顾?韩国朋友觉得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他们觉得只要有机会就应该多带孩子出去,虽然路途中辛苦一点,但对孩子也是锻炼。韩国人认为从小就要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