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百科全书

古蜀国的简单情况 古蜀国的简单情景描写

一、古蜀国的简单情况

据文献记载, 古蜀国最早的先王是蚕丛、柏濩 ( 伯灌)、鱼凫, 三代而下是望帝杜宇、鳖灵, 或说是蒲泽, 其后是开明。① 这些帝王名号怪异, 史料匮乏, 正如诗人李白喟叹道:“蚕丛及鱼凫, 开国何茫然”, 长久以来, 其历史一直是云遮雾罩, 成为困扰着人们的难解之谜。

可资留意的是, 《山海经·大荒西经》有一段看似荒诞的文字, 对揭示蜀国开国之秘有重要帮助:

有鱼偏枯, 名曰鱼妇。颛顼死即复苏。风道北来, 天乃大水泉, 蛇乃化为鱼, 是为鱼妇。颛顼死即复苏。

这里的关键词“鱼妇”, 学界向无确诂。有人以为指上身为妇人、下身为鱼的“鱼美人”, 其实不然。按,“鱼妇”即蜀先王鱼凫的别写;“蛇乃化为鱼”, 则隐含了民族融合、图腾易帜的剧烈变故。其理由可先从文中的颛顼说起。

颛顼是五帝之一。在神话系统中, 他是水神, 是大名鼎鼎的治水英雄鲧的父亲、禹的祖父。古籍各版帝系都说黄帝生昌意, 昌意生颛顼, 颛顼生鲧, 鲧生禹, 禹生启。②作为他的子裔, 鲧、禹同样具有水族的特征。他们都有鱼的化身。③《山海经·大荒北经》说:“西北海外, 流沙之东, 有国曰中车扁, 颛顼之子。” 这里“中车扁”, 和上面《大荒西经》讲的有鱼“偏枯”, 是一个意思。这个颛顼之子, 显然指鲧。鲧,又作鮌, 即玄鱼。④《庄子·盗跖》说:“禹, 偏枯。”《列子·杨朱》说:“大禹,一体偏枯。”禹也是鱼, 而且禹、鱼是同音通假字。鱼的形象其实就是该族团的图腾, 它可以上溯到中原仰韶文化半坡遗址大量出土的鱼图腾徽志。

如上所说,《山海经》“有鱼偏枯, 名曰鱼妇。颛顼死即复苏”, 这段话的内在联系已清楚了, 但作为沿袭鱼图腾的颛顼一脉与蜀先王鱼凫之间的关系, 还值得进步讨论。

巴蜀在中国古代地理观念中, 是西部的大本营之一( 另一个是以西王母为神性代表的昆仑山, 确切地点不明, 有的说法含巴蜀地境)。而不少材料证明颛顼族团所处的西方具体位置恰恰就在巴蜀。

有叔歜国, 颛顼之子。

——《山海经·大荒北经》

有国名淑士, 颛顼之子。

——《山海经·大荒西经》

颛顼母, 浊山氏之子, 名昌仆。

——《世本》

歜、浊、淑、叔, 皆为蜀字的异写。浊山氏, 《十三州志》径写作蜀山氏:“蜀之先, 肇于人皇之际, 至黄帝昌意(昌仆)娶蜀山氏女, 生帝喾, 后封其支庶于蜀。历夏、商、周, 始称王者。”只是所生者为帝喾, 因此有学者认为, 帝喾就是颛顼。再看下面:

帝颛顼生自若水, 实处空桑, 乃登为帝, 惟天之合。

——《竹书纪年》.

二、巴蜀的巴蜀文化

泛灵信仰、主神信仰、大石崇拜、祖先崇拜、白石崇拜、跳神、白虎——土家族信仰、箭神崇拜、跳曹盖、敬梅山神、羊髀骨卜。

三、巴蜀大地指什么

巴蜀

巴蜀

先秦时期地区名和地方政权名。主要在今四川境内。东部为巴,西部为蜀。据《华阳国志》所记,先秦巴蜀地区的民族有濮、賨、苴、龚、奴、獽、夷、蜒、滇、僚、僰等族称,其中大部分是百濮支系。大量出土文物表明,巴蜀文化是与中原有别的另一民族文化。特别是其精致的青铜器,形制、纹饰均具地方特色,但也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在属于战国时期的兵器及古玺上,还发现两种与汉字不同且迄今未能释读的文字。

考古发现还表明,蜀地早在殷周时代已进入阶级社会。传说最早的蜀王是蚕丛氏,《先蜀记》有“蚕丛始居岷山石室中”的记载。岷山在今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境内。《华阳国志》还说:蚕丛“其目纵,死作石棺石椁,国人从之,故俗以石棺椁为纵目人冢也”。蚕丛之后的名王有杜宇,号望帝。建都于土壤肥沃的郫邑(今四川成都西北二十公里)和瞿上(今四川成都南十公里)。他“教民务农,……巴亦化其教而力农务,迄今(晋时)巴蜀民农时先祀杜主君”。后有荆人鳖灵溯江水至郫,为望帝相,时蜀地大水,鳖灵决玉垒山以除水害,从江水分沱以减水势,为蜀中治水先驱。后望帝禅位鳖灵,是为开明帝。为开明王朝约始于公元前666年,建都成都。此后蜀渐强大,曾攻秦至其都城雍(今陕西凤翔南),又取南郑,东伐楚至兹方(今湖北松滋),“据巴蜀之地”,雄长巴蜀。后巴、蜀相争,秦惠王于公元前316年派司马错、张仪率兵灭蜀。巴国传说中,以夷水(今湖北清江)流域的巫蜒五氏族共举巴氏子务相为廪君的故事最着(见蛮)。廪君乘土船不沉,又射杀盐神,死后魂魄化为白虎。故其族有以人祠虎的习俗。巴约在战国时为楚所灭,楚在巴地建立巫郡。

传说在殷末,巴和蜀都曾参加了周武王伐纣的战争。巴人有著名的“巴渝舞”,“歌舞以凌殷人”。武王克殷后,曾封宗姬于巴,爵之以子,大概建国在汉水中游。巴在春秋时和邻近的鄾、邓、申、楚等国都有交往,和楚还有婚姻关系。但后来也被楚所并,为楚汉中郡。在今四川东部涪陵地区当时还有一个枳巴,战国后期灭于楚。秦在灭蜀之后,随即也灭掉建都江州(今四川重庆)的巴。后又从楚夺得大片巴地,建立巴郡。秦灭巴蜀,为进一步灭楚和统一六国准备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