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语解释视频播放集
集思广益 jí sī guǎng yì 成语解释 集:集中;思:思想;广:扩大;益:好处.集中群众的意见和智慧;取得更好的效果.也指集中众人的思想和智慧;广泛吸收好的意见. 成语出处 三国 蜀 诸葛亮《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属》:“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 成语繁体 集思广益 成语简拼 jsgy 成语注音 ㄐㄧˊ ㄙㄧ ㄍㄨㄤˇ ㄧˋ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褒义成语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 集,不能读作“jī”. 成语辨形 集,不能写作“积”. 近 义 词 群策群力、广开言路 反 义 词 一意孤行、独断专行 成语例子 便凡闻有奇奢异能之士,都想请来,也是集思广益的意思.(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三回)
二、猛虎归山成语故事视频
放虎归山
fàng hǔ guī shān
【解释】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把坏人放回老巢,留下祸根。
【出处】晋·司马彪《零陵先贤传》:“璋遣法正迎刘备,巴谏曰:‘备,雄人也,入必为害,不可内也。’既入,巴复谏曰:‘若使备讨张鲁,是放虎于山林也。’璋不听。”
【结构】连动式。
【用法】多用来表示把坏人放走;给自己留下祸根。一般作谓语、定语、补语。
【近义词】养虎为患
【反义词】除恶务尽、斩草除根
【辨析】~和“养虎遗患”都有留下敌人不管;以致有后患的意思。但~偏重于“放”;强调把敌人放走;“养虎遗患”偏重于“养”;强调放纵敌人。
【例句】如果我们的作战方案稍有疏漏;就不能把敌人消灭掉;造成~的后果。
【英译】let the tiger return to the mountains ― cause calamity for the future
【成语故事】东汉末年,刘备处境艰难就去投奔曹操。曹操的谋士程昱知道刘备不是等闲之辈,劝曹操尽早除掉刘备。刘备为麻痹曹操,装做种菜不问政治。曹操灭了吕布后,刘备请求带兵攻打袁术,曹操给了五万军马,刘备离开曹操自立旗号。
三、成语故事刻舟求剑视频
刻舟求剑 [kè zhōu qiú jiàn]
生词本
基本释义
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贬义
出 处
《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例 句
我们应当记取~的教训,使我们的思想适应客观形势的变化。
近反义词
近义词
按图索骥 守株待兔 一成不变 萧规曹随 缘木求鱼 食古不化 依样葫芦 胶柱鼓瑟
反义词
瞬息万变 见机行事 相机行事 因时制宜 因地制宜 审时度势 随机应变
四、成语故事来龙去脉视频
【成语】:来龙去脉
【拼音】:lái lóng qù mài
【解释】:本指山脉的走势和去向。现比喻一件事的前因后果。
【出处】:明·吾邱瑞《运甓记·牛眠指穴》:“此间前冈有块好地,来龙去脉,靠岭朝山,处处合格。”
【示例】:焦裕录严肃地说:“要弄清它的~,打垮它、制服它。” ★峻青《焦裕录的光辉》
【近义词】:有头有尾、前因后果、一脉相承
【反义词】:有始无终、有头无尾
【语法】:作主语、宾语;用于事件描述
【英文】:the long and short
【日文】:いきさつ,経过(けいか),経纬(けいい),始末(しまつ
【德文】:Hergang
(来龙去脉,来龙去脉)
堪舆家语。谓山形走势像龙体一样起伏连贯。
明吾邱瑞《运甓记·牛眠指穴》:“此间前冈有块好地,来龙去脉,靠岭朝山,处处合格。”后用以比喻人、物的来历或事情的前因后果。
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章:“但是,他究竟是做什么的呢?他的来龙去脉是怎么回事呢?她忍不住好奇心总想问。”
马南村《燕山夜话·变三不知为三知》:“当然,过于性急地要想一下子把一切事情的来龙去脉都知道得清清楚楚,也是不切实际的想法。”
五、与历史有关的成语及图片
退避三舍 洛阳纸贵 草木皆兵 按图索骥 后来居上 邯郸学步 守株待兔 如火如荼 望梅止渴 探骊得珠 望洋兴叹 掩耳盗铃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请君入瓮 高山流水 胸有成竹 唇亡齿寒 闻鸡起舞 指鹿为马 不寒而栗 不学无术 鸡鸣狗盗 势如破竹 枕戈待旦 抱薪救火 梁上君子 脱颖而出 嗟来之食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精卫填海 靡靡三音 入木三分 八仙过海 人琴俱亡 三令五申 下逐客令 门可罗雀 寸草春辉 天衣无缝 不名一钱 未雨绸缪 出尔反尔 乐极生悲 乐不思蜀 礼贤下士 对牛弹琴 曲高和寡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囫囵吞枣 投笔从戎 敝帚自珍 余音绕梁 杯弓蛇影 画龙点晴 夜郎自大 盲人摸象 庖丁解牛 吐哺握气 夸父逐日 抛砖引玉 围魏救赵 过门不入 曲突徙薪 投鞭断流 为虎作伥 一衣带水 车载斗量 分道扬镳 开卷有益 天经地义 井底之蛙 马革裹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