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百科全书

啤酒的历史来源 啤酒的历史来源简介

一、啤酒的历史来源

公元前6000年前,居住在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苏美尔人,他们用大麦芽酿制成了原始的啤酒,不过那时的啤酒并没有丰富的泡沫。

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前,波斯一带的闪米人学会了制作啤酒,而且他们还把制作啤酒的方法刻在板上,献给农耕女神。

公元前2225年,啤酒在古巴比伦人中得到了普及,他们用啤酒来招待客人。

那时候古埃及人和古巴比伦人注意到了啤酒的药用价值,纷纷用啤酒制作药物。

希腊人也非常热爱喝啤酒,他们从埃及人那里学会了酿制啤酒的方法。

公元4世纪时,啤酒传遍了整个北欧。

啤酒种类开始变得丰富,其中英国人用蜂蜜和水混合酿制而成的蜂蜜酒是比较有名的一种。

英国出现的一种黑啤酒也非常有名,与现代的黑啤酒已经很相似。

公元1世纪,爱尔兰人自行酿制出了一种跟现代的淡色啤酒相仿的啤酒。

1516年,巴伐利亚公国大公威廉四世发布《德国啤酒纯酒法》规定啤酒只可以啤酒花,麦子,酵母和水做原料,同时是最早的食品法律。

扩展资料:

一、啤酒名称由来

“啤酒”的名称是由外文的谐音译过来的,拿啤酒的“啤”字来说,中国过去的字典里是不存在的。后来,有人根据国外对啤酒的称呼如德国、荷兰称“Bier”;英国称“Beer”;

法国称“Biere”;意大利称“Birre”;罗马尼亚称“Berea”等等,这些外文都含有“啤”字的音,于是译成中文“啤”字创造了这个外来语文字,又由于具有一定的酒精,故翻译时用了“啤酒”一词,一直沿用至今。正因为啤酒以大麦芽为主要原料,所以日本人也称啤酒为“麦酒”。

二、中国啤酒发展

啤酒产量从1979年的41万吨,到1998年已发展到1990余万吨的规模,产量增长了48倍,现已跃居世界第二位。

目前,我国拥有超过2600万吨/年的啤酒生产能力。乐观地估计,在2010年我国的啤酒产量将达到3000万吨/年,届时将超过美国(2300万吨/年)。目前,我国人均啤酒的消费量为16L/人·年,2010年将达到23L/人·年,超过世界平均啤酒消费量。

我国在1979年时只有万吨级啤酒厂的设计和制造能力,而现在已经能自行设计和装备10万吨级的啤酒厂。

啤酒集团中最大的生产能力已超过80万吨/年。目前,国内年产5万吨以上的啤酒企业已超过100家,其产量占中国啤酒总产量的45%左右。随着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国内啤酒企业的数量已由最多时的830家,减少为目前的400家左右。

我国啤酒的质量近年来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特别是在啤酒的外观、色泽、泡沫等指标上,均在世界浅色啤酒中名列前茅。

其次,我国的啤酒在风味上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生产的啤酒符合国家标准的已超过95%。

啤酒从原来单一的12°P浅色熟啤酒,发展到如今的浓度从7~14°P多个品种的啤酒,如干啤酒、小麦啤酒、白色啤酒、深色、黑色啤酒、纯生啤酒、果味啤酒……品种繁多。

啤酒的包装形式虽然还是以640ml的大瓶占统治地位,易拉罐和桶装啤酒的比例还不足5%,但是桶装啤酒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另外,PVT、PVN瓶包装的啤酒也已初露头角。

从全国范围来说,我国啤酒厂的装备水平参差不齐,但也有部分啤酒厂具有世界最先进的、现代化的装备。

我国啤酒生产的总体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特别是大罐发酵已经取代了传统冷库池式发酵;计算机管理和控制也得到了普遍应用;硅藻土、纸板过滤已经取代了棉饼过滤;优良啤酒酵母和纯种扩掊技术已得到普遍应用;

两次真空灌装、CO2和氮气背压等技术也开始得到了普遍采用;萨拉丁箱式、劳斯曼式、塔式发芽取代了地板式制麦芽。10~30万吨/年规模的制麦工厂也成为制麦工业的领头羊。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啤酒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中国啤酒发展史

二、白酒是怎么做成的?

用粮食发酵而成

三、白酒的制作方法

是淀粉就能蒸馏白酒,具体家里不太好弄,需要恒温24小时到48小时,然后过滤的。

四、白酒怎样才算好

白酒知识介绍:白酒是世界蒸馏酒中独具一格的酒类,为麦黍、高粱、玉米、红薯、米糠等粮食或其他果品发酵、曲酿、蒸馏而成的一种饮料。其酒液无色透明,故称为白酒。白酒芳香浓郁,醇和软润,风味多样。因主要采用烧(蒸)工序,亦称烧酒。因含酒精量较高,所有有些地方直呼其为烈性酒或高度酒。我国的名白酒,历史悠久,在世界上独树一帜。

白酒是一种高浓度的酒精饮料,根据所用糖化、发酵菌种和酿造工艺的不同,它可分为大曲酒、小曲酒、麸曲酒三大类,其中麸曲酒又可分为固态发酵酒与液态发酵酒二种。白酒的起源晚于黄酒。但起源何时说法不一。据金代出土文物,一套铜制烧(蒸)酒名考证,其历史最迟也在800年以上。本资料的营养成分取之于50度崇明老白酒。

白酒营养分析:白酒不同于黄酒、啤酒和果酒,除了含有极少量的钠、铜、锌,几乎不含维生素和钙、磷、铁等,所含有的仅是水和乙醇(酒精)。传统认为白酒有活血通脉、助药力、增进食欲、消除疲劳,陶冶情操,使人轻快并有御寒提神的功能。饮用少量低度白酒可以扩张小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延缓胆固醇等脂质在血管壁的沉积,对循环系统及心脑血管有利。

白酒补充信息:1. 白酒主要以粮食、薯类和各种辅助原料为主辅料,以大曲、小曲、麸曲等酒曲为糖化剂,以优质净水为酿造水,采用独特的生产工艺和酿造技术,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白酒品种。

2. 大曲酒:是用大曲作糖化发酵剂,先酿成酒醅,而后蒸馏得酒。大曲多以小麦、大麦、豌豆等为原料,彩用自然繁殖微生物的方法制成,形如砖块。微生物主要是:曲霉菌、根霉菌、酵母菌等,并有一些杂菌。由于大曲里有复杂的微生物群,故大曲酒具有黏郁的曲香和醇厚的味感。

3. 小曲酒:是用小曲作糖化发发酵剂酿成酒醅,而后蒸馏得酒,小曲用小米、小麦、米糠等为原料,其菌种是由“曲母”接种而来的,含有根霉菌、毛霉菌、酵母菌等,小曲中加入各种药材,故又名“药曲”或“酒药”。用小曲酿成的酒具有清雅的芳香和醇甜的味感。

4. 麸曲酒:是以麸曲作糖化发酵剂,并加酵母菌酿制而成。麸曲主要是用小麦麸皮为原料制成的酒曲,菌种主要是纯培养的曲霉菌,用麸曲可以酿造出各种风味优美的曲酒。

5. 酱香型:白酒香型之一,以贵州茅台酒为代表,故也称茅香型。其酱香突出,幽雅细致,酒体醇厚,回味悠长。饮后空杯留香。据有关部门研究,茅台酒成分已达66种之多,其主要香多数专家认为是环状化合物。

6. 清香型:白酒香型之一。以山西杏花村汾酒来代表,故也称汾香型。其特点是清香纯正,诸味协调,醇甜柔和,余味爽净。它的主体香成分主要是乙酸乙酯、乳酸乙酯。

白酒适合人群:一般人均可食用。

1. 35岁以上的男性和过了绝经期的妇女,每隔一天喝一小杯白酒,对防治心血管疾病有一点定的辅助作用;

2. 阴虚、失血及温热甚者忌服;生育期的男女最好忌酒。

白酒食疗作用:白酒味苦、甘、辛,性温,有毒,入心、肝、肺、胃经;

可通血脉,御寒气,醒脾温中,行药势;

主治风寒痹痛、筋挛急、胸痹、心腹冷痛。

白酒做法指导:1. 烹调菜肴时,如果加醋过多,味道太酸,只要再往菜里洒一点白酒,即可减轻酸味。

2. 烹调中,用酒十分重要,酒能解腥起香,使菜肴鲜美可口,但也要用得恰倒好处,否则难以达到效果,甚至会适得其反。

3. 白酒对某些中药材中的营养成分有溶解作用,有利于饮用者的健康。

4. 空腹时饮酒更容易患肝硬化,这与蛋白质摄入量不足更易使肝脏受损有关。

5. 饮白酒前后不能服用各种镇静类、降糖类、抗生素和抗结核类药物,否则会引起头痛、呕吐、腹泻、低血糖反应甚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