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百科全书

永乐大典是哪个朝代的百科全书 永乐大典是哪个朝代建立

永乐大典是哪个朝代的百科全书

永乐大典是明朝的百科全书。

永乐大典介绍:

《永乐大典》是明永乐年间由明成祖朱棣先后命解缙、姚广孝等主持编纂的一部集中国古代典籍于大成的类书。明成祖亲自撰写序言并赐名《永乐大典》。全书22877卷(目录60卷,共计22937卷),11095册,约3.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

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朱棣决心修一部巨著彰显国威,造福万代。宗旨是“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最初令解缙主持编纂,一年后修成《文献大成》。

但朱棣亲阅后甚为不满,钦点姚广孝担任监修,同时编纂队伍扩大到了2196人,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定稿,朱棣亲自作序并赐名《永乐大典》。全书于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才抄写完毕。

《永乐大典》正本尚未确定是否存在永陵,但大典副本却惨遭浩劫,大多毁于火灾和战乱,也有相当一部分被后人以修书之名窃走,现今仅存800余卷且散落于世界。

《永乐大典》内容包括经、史、子、集,涉及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剧、工艺、农艺,涵盖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知识财富。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

历史价值:

《永乐大典》有关宋元的史料极为丰富,清乾隆年间开四库全书馆时,安徽学政朱筠奏请“校《永乐大典》,择其中人不常见之书,辑之”,得到了乾隆皇帝的批准,并专门成立了“校勘《永乐大典》散篇办书处”。

开始时人员为30人,后又增加9人,著名学者戴震、邵晋涵、周永年等参加了这项工作。到乾隆四十六年(1781),共辑出书籍:经部66种,史部41种,子部103种,集部175种,总计385种、4946卷。

而堪称一代宏典的《元经世大典》,虽《大典》中仅存片断,亦可为研究元代典章制度者用以取证。元代另一部巨籍《元一统志》,原书近八百卷,记载元代地理区划、沿革以及山川河渠、物产土贡、往古遗迹等甚详,也是研究元代历史的重要文献。

《永乐大典》作为中国古代规模最大、最为成熟的类书,其价值远远不止上面提到的几点。即便是现存的残卷,对中国古代的文学、医学、语言、地理等方面也堪称丰富的宝藏。

《永乐大典》是大明永乐年间由皇帝朱棣先后命解缙和姚广孝主持编纂的一部集中国古代典籍于大成的类书,初名《文献大成》,后永乐帝亲自撰写序言并赐名《永乐大典》。这是中国第一部百科全书式的文献合集,全书22,877卷(目录占60卷),11095册,约3.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显示了中国古代科学文化的光辉成就。

根据史书记载,《永乐大典》给后世留下了太多的惊奇赞叹,这本书籍包罗万象,从历史、文学、科技、医术,到诗文、戏曲、工艺、兵法等,几乎将明朝之前数千年的文化书籍全部囊括其中。

永乐元年(1403年)雄才伟略的永乐皇帝朱棣决心修一部巨著彰显国威,造福万代。宗旨是“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毋厌浩繁!”,最初令解缙主持编纂(规模147人),一年后修成《文献大成》,但朱棣亲阅后,发现此书多为儒学一家之言,甚为不满,于是钦点精通儒、释、道等各家之学的姚广孝担任监修,同时编纂队伍扩大到了2196人(累计达3000多人),终于在永乐五年(1407年)定稿,朱棣大悦,亲自作序并赐名《永乐大典》,全书于永乐六年(1408年)才抄写完毕。

介绍 一本好书的作文

记得有位名人说过:“书是知识得源泉”。我就有这样一套好书――《中国儿童百科全书•;上学就看》

这套书是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于2005年9月出版发行的,是众多的编辑们呕心沥血专门为少年儿童学知识,长见识编写的。这套书共4本,可以带我们到8个地方去玩,边玩边学。这8个地方是:“中国家园”、“世界公园”、“地球村”、“太空馆”、“动物园”、“植物园”、“科学宫”和“文体馆”。

这套书的编排十分符合儿童的阅读心理。为了让小朋友们认识方便,编者们精心地把相关的知识归到一起,形成一个个知识门类。为了让小朋友们玩有长进,学有系统,编者们在知识门类里选取了一个个知识主题。每个知识选取主题下一般有3~8个知识点。每个知识点向你细致地介绍一个小知识,把一个个知识连起来,你就大有学问了。这套书共容纳有知识点1330个。分别是《中国家园》179个,《世界公园》127个,《地球村》210个,《太空馆》125个,《动物园》281个,《植物园》159个,《科学宫》129个,《文体馆》120个。

这套书最令我爱不释手的是:每个展开页上都有5~20幅精美而珍贵的图片,其中1~2幅是主图,其他是辅图。这些图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和理解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