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隋统一全国的影响
隋朝(公元581年—618年),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朝代之一,隋朝也是中国古代大统一形势下短命的王朝之一。这是一个苦难而又辉煌,伟大与罪恶并存的皇朝。隋朝是五胡乱华后汉族在北方重新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达400年的分裂局面。隋文帝杨坚,推行汉化,为后来唐宋汉文化大发展奠定基础。隋唐时期也是全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期 。
隋朝在政治上确立了重要的制度——三省六部制,创建了影响深远的科举制度,改革律令;在军事上继续推行和改革府兵制度;在经济上,一方面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另一方面则采取了“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等措施,以增加政府收入。隋朝还兴修了举世闻名的大运河,巩固了中央对东南地区的统治,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的联系。
二、隋朝历史小故事
“如挂角”的典故,说的是隋朝李密的故事,他曾做过瓦冈山反隋义军的首领。李密,字法主,京兆长安人,祖籍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南),祖上是北周和隋朝的贵族。李密少年时代,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职。李密并不懊丧,回家后发愤读书,因以放牛为生,故此常坐在牛背上读书。
有一次,李密听说缑山有一位名士包恺,就前去向他求学。李密骑上一头牛出发了,牛背上铺着用蒲草编的垫子,牛角上挂着一部《汉书》。李密一边赶路一边读《汉书》,正巧越国公杨素骑着快马从后面赶上来,勒住马赞扬他:“这么勤奋的书生真是少见!”李密一看是越国公,赶紧从牛背上跳下来行礼。为此《新唐书•李密传》记载:“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
李密谈吐不俗,深深吸引了杨素。回家以后,杨素对儿子杨玄感说:“我看李密这个人的学识才能,都在你兄弟之上,将来你们有事可以与他商量。”
大业九年(公元613年)李密参与杨玄感起兵反隋。杨玄感兵败被杀,李密逃亡,后加入瓦岗军,人称魏王。李密发布讨伐隋炀帝的檄文,数说杨广的十大罪状。其中有“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的话。意思是,用尽南山的竹子作竹简也写不完他的罪行,决开东海的水也洗不尽他的罪恶,为后世留下了“罄竹难书”的成语。
三、隋朝之前是哪个朝代 皇帝姓什么?
北周。皇帝姓宇文。隋文帝杨坚是北周的外戚,爵拜隋国公。581年,他篡夺北周皇位,改国号为隋。公元589年,他派杨广、韩擒虎等率军南下攻陈,灭掉了南陈,统一了全国。
四、隋朝在历史中的作用和地位?
隋朝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朝代。它的主要贡献有:结束了西晋以来的分裂局面,南北方重新统一;隋朝改革制度,发展生产,社会经济繁荣,为唐朝的强盛奠定了基础,开通大运河,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