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百科全书

九一八事变简介 九一八事变简介视频

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侵占东北。

9月18日,日本制造“柳条湖事件”,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

日军将南满铁路一段路轨炸毁,在沈阳北大营南约800米的柳条湖附近布置了一个假现场,摆了3具身穿中国士兵服的尸体,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铁路。

国民党政府对日本的侵略采取不抵抗政策。

9月19日上午8时,日军几乎未受到抵抗便将沈阳全城占领。东北军撤向锦州。此后,东北各地的中国军队继续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使日军得以迅速占领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也是它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严重步骤。此后,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到主要地位,使中国国内的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动。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中国人民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

[编辑本段]九一八事变简介

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侵占东北。

9月18日,日本制造“柳条湖事件”,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

当晚10时许,日本关东军岛本大队川岛中队河本末守中尉率部下数人,在沈阳北大营南约800米的柳条湖附近,将南满铁路一段路轨炸毁。日军在此布置了一个假现场,摆了3具身穿中国士兵服的尸体,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铁路。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即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动进攻。次日晨4时许,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五大队由铁岭到达北大营加入战斗。5时半,东北军第七旅退到沈阳东山嘴子,日军占领北大营。战斗中东北军伤亡300余人,日军伤亡24人。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国民党政府对日本的侵略采取不抵抗政策。事变发生前,蒋介石于8月16日致电张学良:“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当时,日本关东军只有1万多人,而中国东北军驻在东北的有16.5万人。东北军部队多次接受不准抵抗的训令,在日军突然袭击面前,除小部分违反蒋介石的命令奋起抵抗外,其余均不战而退。

9月19日上午8时,日军几乎未受到抵抗便将沈阳全城占领。东北军撤向锦州。此后,东北各地的中国军队继续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使日军得以迅速占领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也是它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严重步骤。此后,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到主要地位,使中国国内的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动。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中国人民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

[编辑本段]事变概述

九·一八事变指1931年9月18日傍晚,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炸毁沈阳柳条屯一段铁路,反诬中国军队破坏,以此为借口,炮轰中国东北军北大营,是由日本蓄意制造并企图以此来侵略中国的一次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冲突双方是中国东北军和日本关东军。根据冲突爆发的日期,史称“九·一八事变”。由于当时中国东北地区称为满洲,日本方面将这次事变称为“满洲事变”。

九·一八事件爆发后,日本与中国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而在日本国内,主战的日本军部地位上升,导致日本走上全面侵华的道路。这次事件爆发后的不到半年时间,东北三省全部被日本关东军占领,因此被中国民众视为国耻,直至今日,九月十八日在中国许多非正式场合都被称为“国耻日”。

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侵占东北。

9月18日,日本制造“柳条湖事件”,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

当晚10时许,日本关东军岛本大队川岛中队河本末守中尉率部下数人,在沈阳北大营南约800米的柳条湖附近,将南满铁路一段路轨炸毁。日军在此布置了一个假现场,摆了3具身穿中国士兵服的尸体,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铁路。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即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动进攻。次日晨4时许,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五大队由铁岭到达北大营加入战斗。5时半,东北军第七旅退到沈阳东山嘴子,日军占领北大营。战斗中东北军伤亡300余人,日军伤亡24人。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国民党政府对日本的侵略采取不抵抗政策。事变发生前,蒋介石于8月16日致电张学良:“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当时,日本关东军只有1万多人,而中国东北军驻在东北的有16.5万人。东北军部队多次接受不准抵抗的训令,在日军突然袭击面前,除小部分违反蒋介石的命令奋起抵抗外,其余均不战而退。

9月19日上午8时,日军几乎未受到抵抗便将沈阳全城占领。东北军撤向锦州。此后,东北各地的中国军队继续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使日军得以迅速占领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也是它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严重步骤。此后,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到主要地位,使中国国内的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动。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中国人民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

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侵占东北。

9月18日,日本制造“柳条湖事件”,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

当晚10时许,日本关东军岛本大队川岛中队河本末守中尉率部下数人,在沈阳北大营南约800米的柳条湖附近,将南满铁路一段路轨炸毁。日军在此布置了一个假现场,摆了3具身穿中国士兵服的尸体,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铁路。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即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动进攻。次日晨4时许,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五大队由铁岭到达北大营加入战斗。5时半,东北军第七旅退到沈阳东山嘴子,日军占领北大营。战斗中东北军伤亡300余人,日军伤亡24人。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国民党政府对日本的侵略采取不抵抗政策。事变发生前,蒋介石于8月16日致电张学良:“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当时,日本关东军只有1万多人,而中国东北军驻在东北的有16.5万人。东北军部队多次接受不准抵抗的训令,在日军突然袭击面前,除小部分违反蒋介石的命令奋起抵抗外,其余均不战而退。

9月19日上午8时,日军几乎未受到抵抗便将沈阳全城占领。东北军撤向锦州。此后,东北各地的中国军队继续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使日军得以迅速占领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也是它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严重步骤。此后,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到主要地位,使中国国内的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动。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中国人民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

百度首页 | 百度知道 | 登录

新闻 网页 贴吧 知道 MP3 图片 视频 百科

帮助 设置

百度知道 > 文化/艺术 > 历史话题添加到搜藏待解决

九一八事变简介

悬赏分:0 - 离问题结束还有 14 天 21 小时

200字差不多,概括哦

提问者: 讉莣ゆ - 中级魔法师 四级

您不登录也可以回答问题

我来回答:

回答即可得2分经验值,回答被采纳可同步增加经验值和财富值

您还可以输入字

输入内容已经达到长度限制

插入地图 插入图片

参考资料:

匿名回答 积分规则

登录后回答可以获得经验值奖励,并可以查看和管理所有的回答。登录 | 注册

回答 共 8 条

国难日

回答者: 韩春萍 - 试用期 二级 2009-9-20 17:22

[编辑本段]九一八事变简介

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侵占东北。

9月18日,日本制造“柳条湖事件”,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

当晚10时许,日本关东军岛本大队川岛中队河本末守中尉率部下数人,在沈阳北大营南约800米的柳条湖附近,将南满铁路一段路轨炸毁。日军在此布置了一个假现场,摆了3具身穿中国士兵服的尸体,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铁路。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即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动进攻。次日晨4时许,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五大队由铁岭到达北大营加入战斗。5时半,东北军第七旅退到沈阳东山嘴子,日军占领北大营。战斗中东北军伤亡300余人,日军伤亡24人。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国民党政府对日本的侵略采取不抵抗政策。事变发生前,蒋介石于8月16日致电张学良:“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当时,日本关东军只有1万多人,而中国东北军驻在东北的有16.5万人。东北军部队多次接受不准抵抗的训令,在日军突然袭击面前,除小部分违反蒋介石的命令奋起抵抗外,其余均不战而退。

9月19日上午8时,日军几乎未受到抵抗便将沈阳全城占领。东北军撤向锦州。此后,东北各地的中国军队继续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使日军得以迅速占领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也是它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严重步骤。此后,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到主要地位,使中国国内的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动。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中国人民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

[编辑本段]事变概述

九·一八事变指1931年9月18日傍晚,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炸毁沈阳柳条屯一段铁路,反诬中国军队破坏,以此为借口,炮轰中国东北军北大营,是由日本蓄意制造并企图以此来侵略中国的一次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冲突双方是中国东北军和日本关东军。根据冲突爆发的日期,史称“九·一八事变”。由于当时中国东北地区称为满洲,日本方面将这次事变称为“满洲事变”。

九·一八事件爆发后,日本与中国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而在日本国内,主战的日本军部地位上升,导致日本走上全面侵华的道路。这次事件爆发后的不到半年时间,东北三省全部被日本关东军占领,因此被中国民众视为国耻,直至今日,九月十八日在中国许多非正式场合都被称为“国耻日”。

回答者: 懂你小小熊 - 实习生 一级 2009-9-20 17:24

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侵占东北。

9月18日,日本制造“柳条湖事件”,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

当晚10时许,日本关东军岛本大队川岛中队河本末守中尉率部下数人,在沈阳北大营南约800米的柳条湖附近,将南满铁路一段路轨炸毁。日军在此布置了一个假现场,摆了3具身穿中国士兵服的尸体,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铁路。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即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动进攻。次日晨4时许,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五大队由铁岭到达北大营加入战斗。5时半,东北军第七旅退到沈阳东山嘴子,日军占领北大营。战斗中东北军伤亡300余人,日军伤亡24人。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国民党政府对日本的侵略采取不抵抗政策。事变发生前,蒋介石于8月16日致电张学良:“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当时,日本关东军只有1万多人,而中国东北军驻在东北的有16.5万人。东北军部队多次接受不准抵抗的训令,在日军突然袭击面前,除小部分违反蒋介石的命令奋起抵抗外,其余均不战而退。

9月19日上午8时,日军几乎未受到抵抗便将沈阳全城占领。东北军撤向锦州。此后,东北各地的中国军队继续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使日军得以迅速占领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也是它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严重步骤。此后,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到主要地位,使中国国内的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动。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中国人民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

回答者: 快乐山鼠 - 实习生 一级 2009-9-20 17:37

国家难日

回答者: 116.252.168.* 2009-9-20 17:38

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侵占东北。

9月18日,日本制造“柳条湖事件”,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

当晚10时许,日本关东军岛本大队川岛中队河本末守中尉率部下数人,在沈阳北大营南约800米的柳条湖附近,将南满铁路一段路轨炸毁。日军在此布置了一个假现场,摆了3具身穿中国士兵服的尸体,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铁路。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即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动进攻。次日晨4时许,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五大队由铁岭到达北大营加入战斗。5时半,东北军第七旅退到沈阳东山嘴子,日军占领北大营。战斗中东北军伤亡300余人,日军伤亡24人。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国民党政府对日本的侵略采取不抵抗政策。事变发生前,蒋介石于8月16日致电张学良:“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当时,日本关东军只有1万多人,而中国东北军驻在东北的有16.5万人。东北军部队多次接受不准抵抗的训令,在日军突然袭击面前,除小部分违反蒋介石的命令奋起抵抗外,其余均不战而退。

9月19日上午8时,日军几乎未受到抵抗便将沈阳全城占领。东北军撤向锦州。此后,东北各地的中国军队继续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使日军得以迅速占领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也是它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严重步骤。此后,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到主要地位,使中国国内的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动。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中国人民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

回答者: ztao2620 - 见习主管 五级 2009-9-20 17:43

勿忘国耻.

想起当年的屈辱,我们不能低头。当初可恨的日本人

毁坏了我们很多遗物

卢沟桥.圆明园.……等等

勿忘国耻.振兴中国

回答者: 59.46.102.* 2009-9-20 17:49

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侵占东北。

9月18日,日本制造“柳条湖事件”,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

日军将南满铁路一段路轨炸毁,在沈阳北大营南约800米的柳条湖附近布置了一个假现场,摆了3具身穿中国士兵服的尸体,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铁路。

国民党政府对日本的侵略采取不抵抗政策。

9月19日上午8时,日军几乎未受到抵抗便将沈阳全城占领。东北军撤向锦州。此后,东北各地的中国军队继续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使日军得以迅速占领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也是它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严重步骤。此后,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到主要地位,使中国国内的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动。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中国人民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

回答者: 四海龙吟 - 门吏 二级 2009-9-20 17:52

1931年的9月18日清晨,日本关东军以“柳条湖事件”为借口,大举进犯沈阳,短短四个月内,长春,锦州,哈尔滨等各大城市,在蒋介石的一声“不许抵抗”中相继沦陷。美丽的东北三省和三千万勤劳的人民就这样轻松地成了日军的“战利品”。

回答者: 雪儿_晨晨 - 试用期 二级 2009-9-20 19:32

分类上升达人排行榜

用户名 动态 上周上升

申子于磁 1884

_超级大白痴_ 803

昆乱不挡神农氏 681

蓝宫雪 626

_韩菱纱___ 563

更多>>

订阅该问题

您想在自己的网站上展示百度“知道”上的问答吗?来获取免费代码吧!

--------------------------------------------------------------------------------

如要投诉或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百度知道投诉吧反馈。

©2009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