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百科全书

大乔是谁的妻子 大乔是谁的妻子图片

大乔是谁的老婆(孙策死后大乔嫁给谁了)

大乔是谁的老婆

大乔嫁给了孙坚子小霸王孙策,小乔嫁给了羽扇纶巾的儒将周瑜。大乔是孙策的老婆,小乔是周瑜的老婆。

大乔,亦作大桥,生卒年不详,庐江郡皖县,中国汉末三国时期的女性,系乔玄长女、孙策之妻、孙权之嫂,小乔之姊。在我国长篇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也曾登场,与小乔并称为“江东二乔”,据传为沉鱼落雁之美。孔明用计激周瑜时把铜雀台赋中的“连二桥于东西兮,若长空之虾蝾”改成了“揽二桥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以此激怒周瑜,坚定他作战的决心。

小乔,亦作小桥,本姓桥。中国东汉末年时期的美女,庐江皖县人。桥公的次女,汉末名将周瑜之妾。周瑜风度翩翩的才子形象,与堪称国色的小桥可称天作之合,由此成为后世文艺作品的对象。唐代著名诗人杜牧激发想象,一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将小桥与赤壁之战联系起来。而令“”二桥“”闻名于世。

孙策死后大乔嫁给谁了

三国里的大乔嫁给了孙策。

孙策,孙坚长子、吴大帝孙权长兄。东汉末年割据江东一带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孙吴的奠基者之一。建安四年12月,孙策攻取庐江的皖城,虏获二乔姐妹,孙策自纳大乔为妾。

大乔随后同被俘获的袁术家眷和刘勋家眷一起被送回吴郡。然而四个月后,孙策就去世了。大乔自此沦为了寡妇。

扩展资料

在各种民间传说和诗词中,或说孙策大乔、周瑜小乔十分恩爱,或说他们对后来的吴国政治也有影响。甚至就连二乔之父“乔国老”都能做主孙夫人的婚姻了,这实在是荒谬。

实际上,史籍中有关江东二乔的记载极少。陈寿的《吴书·周瑜传》明确提到二乔也只有一句话,提及的信息只有漂亮和城破被纳,说句不好听的,就正史而言,他们就是胜者的战利品,二乔不过是一妾室,对大局也没有任何影响,不需要也没必要幻想那么多。

其中特别是大乔,在破皖后,大乔被直接送回驻地吴郡,孙策此时却在四处征战,二人并没有实际接触。四个月后孙策就去世,大乔自此孤苦伶仃的独自走完了一生。所谓的丈夫,不过是雾里看花罢了。

清朝时期,薛福成的《庸_笔记》,传说大乔在孙策死后,哭泣数月而卒。但终究只是后世传说,不足为凭。

二乔的姓本作“桥”,可以称为桥氏。至于她俩的芳名,史书失载,只好以“大桥”、“小桥”来区别。现代人对此会觉得奇怪,但在以男性为中心的封建社会里,这种现象却是见惯不经的。

历史上许多女子都没有留下名字,就是孙权的母亲吴夫人、妹妹孙夫人,不也同样不知其名。《凤凰二乔》中称大乔叫乔靓,小乔叫乔婉,实为杜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乔

周瑜死了小乔跟谁了

《三国演义》周瑜死了小乔没有跟谁,而是守寡,并且史料上对于小乔的描写并不多。

更多的记载是周瑜死后,被葬在庐江,而小乔因太过悲伤,所以在庐江旁边守墓,十三年后,小乔抑郁而终,被葬在庐江县城周围,有座小乔墓。但是明朝由于战乱,这座墓也被毁,剩下一土冢。

感悟:

常言道红颜多薄面,这句话对于小乔也依然适用,甚至对于东汉末年的美女都十分适用。四大美女的貂蝉被关羽斩杀,俏甄宓心恋曹植,却最终嫁给了曹丕,最终被赐死。而大乔和小乔也是相似的命运,丈夫孙策也是很早就去世了,孤儿寡母相依为命。

这么看来小乔相比较这几位还好一些,因为最起码有一位曾经深爱自己的丈夫,有一份值得守护的爱情,而且子女也都十分有作为,并且她没有赶上孙权打压周家势力。因为后来孙权担心东吴一些世家大族影响自己的统治,于是削弱他们手中的权力,周家自然也包含其中,周循去世,周胤被贬。

孙权的老婆是大乔还是小乔

孙权的妻子。这个至少在《三国演义》。没有说清楚。吴国太是他的母亲。大乔和小乔分别是孙策和周瑜的妻子。唯一没有露脸儿的就是孙权的妻子了。

周瑜一生只娶了小乔吗

周瑜,人称“美周郎”,东汉末年东吴杰出军事家,其指挥之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直接决定了三国时代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因重病于210年逝世,年仅36岁。对历史不了解的人很想知道接下来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周瑜一生只有一个老婆小乔,乔公之女,大乔之妹,生得国色天香,貌美如花。周瑜和老婆小乔共于有子女三人,其中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周瑜长子周循,官至骑都尉。娶东吴公主孙鲁班。早卒。次子周胤,初为兴业都尉,妻为孙家宗女,屯于公安,封都乡侯。后因罪徒庐陵郡,病死。周氏,周瑜之女,嫁给太子孙登。

小乔墓出土后的照片,小乔墓出土小乔尸体了么

小乔墓出土小乔尸体了么 小乔墓中并无尸体。

小乔墓位于安徽,庐江。

地址:庐江县城新汽车站东侧。

2001年被庐江县人民 *** 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此墓至明朝一直都保存较完好,后在明崇祯年间(1628-1640年)的动乱中被兵火毁坏,明人王永年曾写诗记下当年遭劫惨状:“墓木如经劫火烧,今时潜水旧吴朝。凄凄两冢依城郭,一是周郎一小乔”。

清末,小乔墓再遭破坏,抗日战争时期,安徽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王况裴,曾主持依原样修复。直至上世纪50年代初,尚有土冢荒丘,残碑断石。但经“文革”浩劫后,庐江小乔墓亦已是仅存遗址,别无他物了。

小乔何时辞世,史志均无具体记述。但按照古代习俗,其墓有极大可能和夫君周瑜墓同在庐江。

扩展资料

小乔三墓:

1、关于南陵“小乔墓”,《南陵县志》明确记载:此墓始建于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

起因是当时的南陵知县高怡,有天夜梦小乔,诉说她的墓在城郊香油寺侧,遂令典史江鲲重新建小乔墓于香油寺西苑,并树巨碑一块,阳刻“东吴大都督周公德配乔夫人之墓”。

据有关资料记载:周瑜(210年)病逝后,小乔孀居十四载,也就是说小乔大约在公元224年前后去世,距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约1500多年。

2、关于湖南岳阳“小乔墓”,最早文字资料记载是明代《岳州府志》,记小乔“死葬岳州今广丰仓内”(今岳阳市一中后花园)。

后到清光绪七年(1881年)岳阳督学陆保宗重修小乔墓在冢上重植2株女贞树,又于墓南侧增建小乔墓庐,四周筑有围墙。

后小乔墓庐毁于抗日战争的炮火,至今除保存“小乔墓庐”刻石一方之外,其余仅存遗址。

有文字称今岳阳乃当年巴丘,是周瑜“病卒”之地。小乔护送周瑜灵柩回本土安葬后,为了晚年生活计,便选择留居于有奉邑享受的巴丘。

且就居住在当年周瑜的都督府,所以小乔死后就埋葬在巴丘了。

根据史志记载:岳阳(即巴丘)在东汉末乃荆州属地,一直是刘备(西蜀)和孙权(东吴)长期相互争夺的军事要地,战乱频繁。

3、小乔墓葬在庐江,其墓始建于何时,虽无正史可考,但散见于稗官小说、名公诗文集、艺文杂记等都多有文字记载。

小乔墓在庐江县城西门外绣溪河北岸真武观旁,古称“瑜婆墩”。墓有封无表,平地起坟,汉砖结构,墓前有拜台、供桌等石器。墓门朝东,与城东周瑜墓遥遥相望。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小乔墓

至今为止有过小乔真实画像出土吗? 目前还没有。与小乔相关的历史遗迹有三处,均未发掘出画像。 一、庐江小乔墓(安徽)年代:东汉地址:庐江县城新汽车站东侧

小乔为周瑜妻,墓在县城大西门,真武观西百步。公元210年,周瑜病逝,厚葬于庐江东门横街朝墓巷,小乔住守庐江,扶养遗孤。公元223年,小乔病卒,享年四十七岁,葬于县城西郊,旧称乔夫人墓,俗名瑜婆墩,平地起坟,墓有封无表,汉砖结构,墓前有碑,拜台、列台屏石供,墓门向东,明崇祯时毁于兵乱,仅存一座土冢,与城东周瑜墓遥遥相望。 2001年被庐江县人民 *** 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岳阳小乔墓(湖南) 小乔墓,又名二乔墓,在岳阳楼北面。据光绪《巴陵县志》引明《一统志》载:“三国吴二乔墓,在府治北。吴孙策攻皖,得乔公二女,自纳大乔,而以小乔归周瑜,后卒葬于此。”又引《戊申志》载“墓在今广丰仓内。或小乔从周瑜镇巴丘,死葬蔫。大乔不应此。”《巴陵县志》又载“瑜所镇巴陵在庐陵郡,非今巴丘。”又裴松之注解《三国志》称:“瑜留镇之巴丘,为庐陵郡巴丘县(今江西省境内),瑜病卒之巴陵,为晋荆州长沙郡巴陵县(即今岳阳市)。”孰是孰非,尚待考证。 小乔墓地一带,传为三国周瑜军府。墓府为当时军府花园。墓地环境幽静,花木繁茂,墓顶植女贞二株。坟前墓碑高约一米,上书小乔之墓。清嘉庆前,墓内修葺情况没有记载。《巴陵县志)载: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知府沈廷瑛重修。以后又无记载。传闻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督学陆保宗重新修建,并在冢上重植女贞二株。1993年又于墓南侧增建小乔墓庐,四周建有围墙。墓园内照壁。正面刻有宋苏东坡手迹: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墓冢为圆形封土堆,墓周有游道,并增加石栏护围。园内建筑,为砖木结构,覆以青色琉璃,具有江南园林风格。 三、南陵小乔墓(安徽) 在皖南青弋江上游的南陵县境内,中山公园边上,也有一座小乔墓。据《南陵县志》,此墓建于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起因是当时的知县高怡梦见小乔,诉说她的墓在香油寺侧,遂令典史江鲲在香油寺西苑,重建小乔墓。周瑜曾经做过春谷(南陵)长,小乔死后葬在南陵,也就有了依据,为世人所公认。南陵小乔墓前有一块巨碑,阳刻“东吴大都督周公德配乔夫人之墓.”两侧阴刻着一副对联。上联是安徽宿松文人许文权撰: 千年来本贵贱同归,玉容花貌,飘零几处?昭君冢、杨妃茔、真娘墓、苏小坟,更遗此江作名姝,并向天涯留胜迹。 下联是芜湖儒士陶宝森作: 三国时何夫妻异葬,纸钱酒杯,浇典谁人?笋篁露、芭蕉雨、菡萏风,梧桐月,只借他寺前野景,常为地主作清供。 真正的三国小乔墓在哪里? 在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北面。

小乔墓,又名二乔墓,在岳阳楼北面。据光绪《巴陵县志》引明《一统志》载:“三国吴二乔墓,在府治北。吴孙策攻皖,得乔公二女,自纳大乔,而以小乔归周瑜,后卒葬于此。

墓冢为圆形封土堆,墓周有游道,并增加石栏护围。园内建筑,为砖木结构,覆以青色琉璃,具有江南园林风格。

扩展资料:

小乔墓地一带,传为三国周瑜军府。墓府为当时军府花园。墓地环境幽静,花木繁茂,墓顶植女贞二株。坟前墓碑高约一米,上书小乔之墓。

清嘉庆前,墓内修葺情况没有记载。《巴陵县志)载: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知府沈廷瑛重修。以后又无记载。传闻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督学陆保宗重新修建,并在冢上重植女贞二株。

1993年又于墓南侧增建小乔墓庐,四周建有围墙。墓园内照壁。正面刻有宋苏东坡手迹: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门票信息:

小乔墓在岳阳楼景区内,使用岳阳楼景区套票。80元/人,对学生、现役军人及持有民政部门颁发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的人员凭有效证件购买半价票,对身高不足1.2米的儿童、70岁(含70岁)以上老年人、残疾人和烈士家属凭本人有效证件免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小乔墓

周瑜英年早逝,小乔后来跟谁过了? 对于小乔,大多数人只知道她是周瑜的妻子,与姐姐大乔并称“二乔”,是三国时期世人皆知的美女。周瑜23岁时攻取皖城,在随军家属中,战死的桥蕤的两个女儿――大小乔也成了吴军的俘虏。孙策和周瑜分娶了大小乔。

周瑜纳小乔时意气风发,小乔也年仅21岁。她与周瑜琴瑟相谐,恩爱相处了十二年,随军东征西战,并参加过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后的第二年,周瑜不幸英年早逝,时年三十六岁,此时的小乔也才不过33岁。周瑜有两儿一女,是不是小乔所生,未知。

现在有很多人猜测,周瑜死后,小乔的生活如何,是否改嫁他人。这一点上,史书上并没有明文记载。

在古代,女人的地位很低,即使是像小乔大乔这样地位很高的女子,也只在史书上留下了寥寥数语,甚至连名字都没有传下来。

不过依照传统,女人一般都会为丈夫守寡,尤其是丈夫生前地位高的更是如此。除非是公主或郡主,驸马死后一般还会再赐婚。但小乔显然不在此列。她的丈夫周瑜在东吴地位煊赫,想必也没有男人敢去打周瑜的遗孀的主意。

再者,一般女人改嫁,丈夫的地位一般都会比前一个丈夫高,小乔这种情况,除非嫁给鲁肃或者孙家后人,不管哪一条都显然是不可能的。

而且,小乔和周瑜是琴瑟之恋,夫妻关系非常好,周瑜的死对她的打击也一定是非常大的。有诗曾描述周瑜死后小乔生活:“香冷金貌,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据说,小乔在周瑜死后,郁郁寡欢,终生未嫁,为周瑜守墓十四年后在公元223年离世,终年四十七岁,死后葬于周郎墓附近。

而关于小乔死后葬在哪里,又成了一个谜团,千年来,在湖南岳阳、安徽庐江、安徽南陵三个地方都有小乔墓。

如今被世人所广泛认可的小乔墓是在庐江县城大西门外的小乔墓,距真武观西百步远,与周喻的墓遥遥相望,也符合妾不得与夫同葬的旧制。明人曾有诗曰:“凄凄两冢依城廓,一为周郎一小乔。”小乔墓有封无表,平地起坟,汉砖砌成。到1914年,岳阳小乔墓上还有墓庐。现在尚有刻着隶书“小乔墓庐”的石碑。

二乔在《三国演义》中从未登场。即便通过铜雀台事,小乔在书中也只是虚出。二乔到底长相如何,我们终生是无缘得见了,但直到如今,人们依旧传颂着这两位美人的传说。

真正小乔的墓在哪? 汉末建安三年(公元189 年),东吴孙策欲取荆州,命周瑜为江夏太守,发兵攻占安徽皖县,得避乱隐居在那里的乔玄的两个女儿,就是大乔和小乔。姐妹一双生得貌若天仙,堪称绝代佳人。大乔嫁孙策,小乔嫁周瑜。小乔和周瑜情深恩爱,生活在一起,随军东征西战,并参加过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战后二年,按《三国志。周瑜传》所载:周瑜“诣京见权”。不久“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于巴丘,病卒,时年三十六岁”。推算起来,小乔和周瑜做了12年夫妻。

三国时期有两个巴丘,一在今江西,一在今湖南。周瑜所卒的巴丘,应为巴陵。赤壁之战后,周瑜领南郡太守,以下隽、汉昌(长沙)、浏阳、州陵及巴陵为奉邑,这几个地方,都在岳阳附近。周瑜病死在巴陵,小乔始终在他身边护理照顾及至送终,周瑜的灵柩“还吴”,小乔为晚年的生活计,留居于有奉邑享受的巴陵,作为理想的归宿之地。小乔死后,也就安葬在那里,她的墓今在岳阳市第一中学后花园内。据说这里是当初周瑜的都督府。 到1914年,小乔墓上还有一栋墓庐。现在尚留有一块横刻隶书“小桥(乔)墓庐“的石碑,保存于岳阳市文物管理所。 历史上还流传下来许多小乔墓的对联。 其一:铜雀有遗悲,豪杰功随三国没;紫鹃恨无限,潇湘冷月二乔魂。其二:阿姨渺何存,想当环佩归来,应共话洞庭夜月;老瞒空欲锁,对此松揪凭吊,最难忘赤壁东风。 其三:姊妹花残,青草湖畔双雁断;佩环月冷,紫藤墙外有啼鹃。(吴树楷作) 其四:战士久无家,赤壁清风苏子赋;佳人犹有冢,黄陵芳草杜鹃啼。(刘士清作) 在一些有关的地方志中,对小乔的墓地在岳阳,记载得很具体。明代《岳州府志》,记小乔“死葬岳州今广丰仓内”,说是根据“故志所载”。《巴陵县志》也记“小乔从周瑜镇巴丘,死葬焉”。《明一统志》也有记载,小乔墓在“(岳阳)府治北”。这些记载证明小乔在岳阳的墓是真的。可是,在安徽庐江县城西1 公里处,也有一个小乔墓,与城东1 公里处的周瑜墓遥遥相对。墓有封无表,平地起坟,汉砖结构,面东背西。有人说是周瑜病死后,小乔扶柩东归,将丈夫葬于庐江家乡土地,守墓抚养遗孤——二子一女,她死后也埋葬于庐江。小乔墓保留完好,直到明末的动乱中,被兵火毁坏。 时人王有年曾写诗记下遭劫惨状:“墓木如经劫火烧,今时潜水旧吴朝。凄凄两冢依城廓,一是周郎一小乔。”清顺治年间,庐江知县孙宏哲,不仅修复墓庐,并且还作了一篇《小乔赋》,加以悼念。甚至抗日时期, *** 的皖西行政督察专员,也对小乔墓作过维修。按照这些情况来看,庐江的小乔墓似乎也是真的。 在皖南青弋江上游西首的南陵县城内,中山公园边上,也有一座小乔墓。据《南陵县志》记载,此墓建于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起因是当时的知县高怡梦见小乔,诉说她的墓在香油寺侧,遂令典史江鲲在香油寺西苑,重建小乔墓。周瑜曾做过春谷(南陵)长,小乔死后葬到南陵,也就有了依据,为世人所公认。南陵小乔墓前竖有一块巨碑,阳刻“东吴大都督周公德配乔夫人之墓”。两侧阴刻着一副对联。上联是安徽宿松文人许文权撰:千年来本贵贱同归,玉容花貌,飘零几处?昭君冢、杨妃茔、贞娘墓、 苏小坟,更遗此江左名姝,并向天涯留胜迹。 下联是芜湖儒士陶宝森作:三国时何夫妻异葬,纸钱酒杯,浇典谁人?笋篁露、芭蕉雨、菡萏风、梧桐月,只借他寺前野景,常为地主作清供。石碑已破裂成几段,现移存于南陵县文化馆内保存。 小乔可称得上是三国时代的天香国色,死了以后,千百年来相继出现了三个墓冢,每处都是有根有据地认为是真墓,给后代留下了一个很大的谜。三者之间,究竟哪一个是小乔的真墓呢?人们有兴趣不妨进行一番探索! 周瑜英年早逝后,江东美女小乔去了哪里? 对于周瑜死后小乔的下落人们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小乔来到了庐江,也有人认为其实小乔生活在南京。但是江东小乔到底去了哪里史书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我们只能从人们口中的传言中猜测。

当时孙策周瑜率领军队攻打庐江县,孙策和周瑜就是在庐江遇到的小乔和大乔。当时孙策和周瑜非常喜欢小乔和大乔就把这两位江东美女那为了妻妾。孙策娶大乔为妻,周瑜纳小乔为妾。

所以有人认为在周瑜死后小乔应该是回到了自己的老家庐江。人们认为小乔带着周瑜的儿子单独来到庐江直至抚养周瑜的儿子长大,后来不幸病逝在庐江安葬。就在现如今的庐江县也有一座小乔墓这座小乔墓的出现更加印证了人们的这一个想法。

但是也有一部分人并不相信这个说法。他们认为当时庐江是魏国和吴国两国的交战的地方,当时战乱纷纷非常的不安全。周瑜在死前为了小乔和她儿子的安危着想一定不会把他们安排到庐江这个地方。所以为了他的家人的安危着想,周瑜一定把他们安置到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当时周瑜是非常有权势的而全国最安全生活最方便的地方就是南京,所以周瑜把小乔安顿到南京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当时周瑜由于工作的原因在南京生活了非常长的一段时间那里有周瑜的朋友上司所以小乔在南京生活一定会被那里的人们所善待并且在南京也有小乔墓。

历史上大小乔的最后结局是什么 乔,三国时期的主要女性人物之一,本名不详。在史书《三国志》中名字写作“小桥”。生卒年不详,庐江皖县(今安徽潜山)人。 小乔在三国时归属吴国,国色流离、资貌绝伦。是当时有名的东吴美女,同时她与姐姐大乔(大桥)合称“二乔”,据传都为绝世美女。小乔为乔公(乔/桥国老)次女,大乔之妹,周瑜之妻。[编辑本段]史书记载 《三国志·吴书九·周瑜传》[1]: 顷之,策欲取荆州,以瑜为中护军,领江夏太守,从攻皖,拔之。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江表传曰:策从容戏瑜曰:“桥公二女虽流离,得吾二人作婿,亦足为欢。”】[编辑本段]人物故事 模糊之美 东汉建安四年,孙策从袁术那里得到三千兵马,回江东恢复祖业,在同窗好友周瑜的扶持下,一举攻克皖城。皖城东郊,溪流环绕,松竹掩映着一个村庄——乔公寓所,后人称之为乔公故宅。乔公有二女国色天香,又聪慧过人,远近闻名。因遣人礼聘,得邀乔公允许,送入一对姊妹花。于是,便有了孙策纳大乔、周瑜娶小乔的韵事。 在乔公故宅的后院有一口古井,水清且深。相传二乔姐妹常在此梳妆打扮,可谓“修眉细细写春山,松竹萧箫佩玉环”。每次妆罢,她俩便将残脂剩粉丢弃井中,长年累月,井水泛起了胭脂色,水味也有胭脂香了。于是,这井便有了胭脂井的雅称。有诗曰:“乔公二女秀色钟,秋水并蒂开芙蓉。” 从二乔方面来说,一对姐妹花,同时嫁给两个天下英杰,一个是雄略过人、威震江东的孙郎,一个是风流倜傥、文武双全的周郎,堪称美满姻缘了。郎才女貌,谐成伉俪,当然两情相惬,恩爱缠绵。然而,二乔是否真的很幸福呢?其实大乔的命是很苦的。孙策娶大乔的那年是二十四岁,可惜天妒良缘,两年后正当曹操与袁绍大战官渡,孙策正准备阴袭许昌以迎汉献帝,从曹操手中接过“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权柄时,孙策被许贡的家客所刺杀,死时年仅二十六岁。大乔和孙策仅过了两年的夫妻生活。当时,大乔充其量二十出头,青春守寡,身边只有襁褓中的儿子孙绍,真是何其凄惶!从此以后,她只有朝朝啼痕,夜夜孤衾,含辛茹苦,抚育遗孤。岁月悠悠,红颜暗消,一代佳人,竟不知何时凋零!小乔的处境比姐姐好一些,她与周瑜琴瑟相谐,恩爱相处了十二年。周瑜容貌俊秀,精于音律,至今还流传着“曲有误,周郎顾”的民谚。小乔和周瑜情深恩爱,生活在一起,随军东征西战,并参加过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战后二年,“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于巴丘,病卒,时年三十六岁”。在这十二年中,周瑜作为东吴的统兵大将,江夏击黄祖,赤壁破曹操,功勋赫赫,名扬天下;可惜年寿不永,在准备攻取益州时病死于巴丘,年仅三十六岁。这时,小乔也不过三十岁左右,乍失佳偶,其悲苦也可以想见。美人命薄,二乔在如诗如画的江南,过着寂寞生活。吴黄武二年小乔病逝,终年四十七岁(年龄有争议,一说其为周瑜守墓十四载)。明人曾有诗曰:“凄凄两冢依城廓,一为周郎一小乔。”小乔墓有封无表,平地起坟,汉砖砌成。到1914年,岳阳小乔墓上还有墓庐。现在尚有刻着隶书“小乔墓庐”的石碑。 小乔究竟有多美?《三国志》没有写,杜牧没有写,罗贯中也没有写,这种美实在太模糊了。可是,千百年来,这“模糊美”一直动人心魄。上海博物馆藏清代吴之fán竹雕《二乔并读图笔筒》、王世襄《竹刻鉴赏》一书有照片及拓本,说刻的是“两妇高髻,一持扇坐榻上,一坐杌子,手指几上书卷,似在对语。榻上陈置古尊,插牡丹一枝,旁有笼、箧、垆、砚、水盂、印盒等文房用具”。笔筒背刻阳文七绝一首:“雀台赋好重江东,车载才人拜下风。更有金闺双俊眼,齐称子建是英雄。”作为艳名倾动一时的美女,江东二乔很自然地成了文学艺术的对象。古代女人美不美全靠历代笔墨渲染而定,未必可靠。明代高启的《过二乔宅》云:“孙郎武略周郎智,相逢便结君臣义。奇姿联璧烦江东,都与乔家做佳婿。乔公虽在流离中,门楣喜溢双乘龙。大乔娉婷小乔媚,秋水并蒂开芙蓉。二乔虽嫁犹知节,日共诗书自怡悦。不学分香歌舞儿,铜台夜泣西陵月。”可叹曹操有生之年未能取江东,不然二乔或许就在铜雀台里度过余生了。大乔、小乔两位美妇的结局《三国志,周瑜传》中记载:建安三年周瑜从孙策“攻皖,拔之,时得乔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乔,瑜纳小乔。”这就是两乔出场记录,看上去她们是安徽人,她们的父亲乔公名叫乔玄,但不是曾任汉太尉的那个乔玄,而是与之同名者。两乔分别嫁给了孙策和周瑜这两位三国史上响当当的人物,因此也就成了大名人。当时孙策和周瑜都是二十五岁,两乔的年龄没有记载,估计要小一些。孙、周娶两乔前有没有妻子这也没有记载,娶两乔后还找了几个如夫人也没记载,不过照那个时代的习俗来看孙、周不太可能是一夫一妻制的拥护者,嘿嘿。接下来大乔就遇到了倒霉事,孙策于一年后被吴郡太守许贡家人剌杀,孙策死时大乔已然生了个儿子叫孙绍,这个幼儿显然不能掌握动荡中的东吴政权,孙策将弟弟孙权立为继承人。于是孙绍就成了吴主的侄子。《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记载:“后权称尊号,追谥策曰长沙桓王,封子绍为吴侯,后改封上虞侯。绍卒,子奉嗣。孙皓时,讹言谓奉当立,诛死。”孙权没有把自己的哥哥孙策追尊为皇帝,也只给侄子一个侯爵的封号。孙绍死后他儿子孙奉继承侯爵,孙权的孙子孙皓当皇帝时有传言提出孙奉应立为皇帝,孙皓就杀了孙奉。从这事件反推看因为孙策是先主,孙权及子孙多少有点防着孙策的后代重撑大政,由此可以推定大乔的日子未必那么舒服。《三国志,后妃传》中也未将孙策夫人大乔列入其中,显然没有给足孙策夫妇应有的地位,就因为这样大乔后来是何时何地如何死的都没有记载,恐怕永远成迷了。如果她死在儿子孙绍为侯的年代应该还过得去,若死在孙奉被诛之时那就很惨了。小乔的日子也没多好过,周瑜在娶她十一年后病死于巴丘(现岳阳)。《三国志,周瑜传》中记载:“瑜两男一女。女配太子登。男循尚公主,拜骑都尉,有瑜风,早卒。循弟胤,初拜兴业都尉,妻以宗女,授兵千人,屯公安。黄龙元年,封都乡侯,后以罪徒庐陵郡。”一是没有说明这两男一女就是小乔生的。二是周循早死,周胤到了封了侯爵,可孙权认为他仗老子的势胡作非为将其流放了,后经诸葛谨等人求情讲了周瑜一大通功劳要孙权照顾一下周瑜的儿子,孙权这才答应将周胤官复原职,但周胤命不好此时就病死了。周瑜死后是被运回安徽庐江风光大葬了的,可小乔的墓却在岳阳。这恐怕说明小乔死的时候周家势力已然那么风光了,否则也应运回与周瑜同葬吧。和大乔一样,这位小乔何时何地如何死的也没详细记载。嘿嘿。两位皆国色者就这样消失于历史长河,要说给她们最大的安慰那就得算后世无数文人了,为了书中自有颜如玉,大家是起劲的为美女编故事呢。

尸体(7)小乔(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