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百科全书

世界古代历史的演变:埃及历史的变迁 世界古代历史的名词解释

世界古代历史的演变:埃及历史的变迁,美尼斯统一埃及

导语:人类早期的文明往往和大江大河有关,正像两河流域孕育了古巴比伦文明,黄河和长江流域孕育了华夏文明一样,奔流不息的尼罗河是古埃及文明的摇篮。

尼罗河发源于非洲中部高原,全长6670公里,这条世界著名的大河,给埃及带来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地,也带来了生命和繁荣。

每年5至6月间,来自上游热带地区的尼罗河水汹涌而下,在下游谷地形成一片泽国。

直到10月底,雨季过去,河水才随着下降,流入河床。

随着河水冲刷下来的腐殖质,就是谷物成长的极好肥料。

在尼罗河的中下游,有一条狭长的地带。

它宽15到25公里,从现在的埃及南部边境开始,直到埃及首都开罗附近。

到了开罗,谷地渐渐开阔起来,形成尼罗河三角洲。

大约在公元前五六千年,古埃及人在这里定居下来。

最初,他们过着原始生活,用简单的工具,清除两岸的荆棘和草莽,开渠筑坝,在河水灌溉的土地上种植大麦、小麦等农作物。

尼罗河年年给古埃及带来丰收,这个国度被称作地中海粮仓。

自从农业发明以后, 社会 向前发展,古埃及开始从原始 社会 慢慢进入奴隶 社会 。

公元前4000年左右,古埃及尼罗河附近逐渐出现了奴隶制小国。

这种小国以城市为中心,周围有一些村庄,它们组合起来,叫做州。

当时埃及有40多个州,每个州都有自己崇拜的神,后来又出现军队和用来代表自己部落的旗帜。

各州之间经过长期的战争和兼并,把狭长的尼罗河谷地分成北部和南部两个独立王国。

南部叫上埃及王国,国王戴白冠,以神鹰为保护神,以白色百合花为国徽。

北部叫下埃及国,国王戴红冠,以蛇神为保护神,以蜜蜂为国徽。

上下埃及相互争战不已。

到了公元前3100年左右,上埃及逐渐强盛起来,国王美尼斯一心要统一上下埃及,成为霸主。

于是,美尼斯亲自率领大军长驱直入,开始北征下埃及。

两军对垒,激战在尼罗河三角洲一带展开。

当时还没有使用金属,将士们把木头和石块绑在一起,当作武器。

美尼斯头戴白冠,冠上装饰着一只神鹰,亲自在阵前督战。

在阵阵呐喊声中,双方厮杀得难解难分。

经过三天三夜的恶战,下埃及军队被击溃。

下埃及国王只好脱下红色王冠,跪倒在地,双手把王冠献给美尼斯。

古埃及初次实现了统一。

美尼斯为了纪念这次战争的胜利,把这个决战的地点命名为白城。

两个世纪后,这里成了统一的古埃及王国的首都孟斐斯城,它历经三千多年直到公元7世纪才毁灭。

战争结束后,美尼斯考虑到自己刚立足,根基不稳,为了赢得下埃及人民对自己的拥戴,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他首先表示自己尊重下埃及国王在位时的一些做法,而不标榜自己是埃及的唯一代表。

美尼斯只是在上埃及才宣称自己是上下埃及的国王,在下埃及,他则戴着下埃及的王冠,表示自己尊重那儿的人民,美尼斯甚至照顾到下埃及人民的宗教感情,允许下埃及的人民信奉自己的保护神。

这些举措赢得了下埃及百姓的拥护。

美尼斯统一埃及后,渐渐建立了一套专制统治机构,国王自然就成为至高无上的统治者。

后来,人们不能再称国王的名字,而要尊称其为法老。

大臣们见法老时,都必须说出一番溢美之词,并匍匐在地,以上胸贴地,吻着法老脚前的土地。

从公元前3100年美尼斯统一埃及,直到公元前1100年的两千多年里,埃及经历了古王国、中王国、新王国共31个王朝。

此后埃及逐渐衰落,先后遭到利比亚、亚述等国的入侵。

公元前7世纪中叶重获独立。

以后又被波斯帝国、希腊、马其顿所征服。

公元前30年,古埃及并入罗马帝国的版图。

结语:古埃及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在文字、历法、艺术、科学知识等方面,对西亚和欧洲有过重大的影响,不愧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从秦朝到清朝 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的版图有多大

     元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统治区域最辽阔的朝代。其次是唐朝、明朝、清朝这三个朝代,均在千万平方公里以上。

     秦为以后的盛世开创奠定了基础。汉、唐盛世至今为中国人引为傲;元一代,使中华民族形成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融合,也是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一个朝代;明初,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无论是在经济、军事等领域都堪称一流;清朝的康乾盛世,距离我们并不遥远,中华民族的版图和多民族国家的形成,由此基本确定。

六大王朝之一秦时明月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结束了自春秋起500年来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秦王朝只存活了15年,在中国历史上,秦朝虽然算不上盛世,但是,秦朝短暂的皇朝史却首次实现了中国的大一统,将四分五裂的国土糅合在一起,使得中国的版图到达长江流域以南的地带。仅此一项业绩,就足以流芳百世,足以让我们牢记万万年。

当时秦帝国的版图疆域,东至海,西至陇西,南至岭南,北至河套、阴山、辽东,堪称当时世界上版图面积最大的帝国。我们应该记住的是,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大陆,除西部、西南部和东北部的边疆地区尚未开发外,其版图基本沿用至今。

版图面积:约400多万平方公里

人口:秦始皇时代的人口总数在2000~3000万之间。

军事:秦朝是当时世界上唯一拥有百万军队的国家,由弩、步、车、骑4个兵种组成,常规兵力为40万。

经济:制定新的土地和赋税制度、统一货币和度量衡、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六大王朝之二大汉雄风

大汉盛世是中国古代第一个伟大盛世,起于公元前206年,终于公元220年。大汉朝在其400多年的历史上,第一次形成了中华民族这个概念,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

虽然西汉初年的疆域,比起秦朝减缩了南越、东越和河套地区。但经过汉武帝的开疆拓土,到武帝末期疆土超过前朝秦朝一倍之多,版图达到极盛,其领土除了今天的西藏和东北部分区域外,几乎包括现在中国领土的绝大部分:东北设置乐浪等朝鲜四郡,与三韩接壤于朝鲜半岛中部。

北以阴山、长城与匈奴乌桓接壤;西北设置河西四郡,有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地;西南设西南夷七郡西抵四川盆地边缘,南有怒江哀牢山之东北云贵高原;南边设置南越九郡,有今两广、海南岛及越南北部中部地。汉武帝末年与昭宣之际,东北及西南边版图稍有减缩,至元帝初元三年弃珠崖即今海南岛,这之后就再也没有变动。

版图面积:约600多万平方公里

人口:西汉初期的人口估计在1500~1800万之间,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时增加到约3600万。西汉末年(公元2年)达到约6000万的高峰。

军事:由于汉朝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和汉朝小王国的存在,汉朝前期军队数量约30万。

经济:汉朝的国内生产总值约为265.5亿美元。 

    

六大王朝之三盛唐光芒

大唐王朝中国疆土空前扩大,最西曾经到达过咸海之滨,最北曾包括西伯利亚,最东一度拥有萨哈林岛(库页岛)和朝鲜半岛的大部分,最南覆盖今越南中部、北部。其版图超过了西汉鼎盛时期,以至盛唐威名传遍世界。周边国家如日本、新罗、暹罗、真腊、越南、波斯等,其政治经济文化无不受惠于大唐。至今有些国家仍称中国为唐山,称中国人为唐人,可见其影响之深远。

可惜的是,当盛唐版图面积在开元时期达到极致后,就开始萎缩。因为随之而来的“安史之乱”,彻底改变了大唐盛世,也改变了大唐的版图。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禄山在范阳反叛,天下大乱。

为了平息安史之乱,大唐朝廷不得不向吐蕃、回纥等国借兵,大量起用胡兵胡将,同时提供优厚条件,招降安史部将。结果,吐蕃、回纥、南诏等国乘机入侵,西域从此完全丧失,盛唐时的开疆拓土自此前功尽弃。大唐帝国的极盛版图,随着盛唐的崩溃而随风消逝。

版图面积:唐高宗时约有1251.19万平方公里;宣宗时约有889.59万平方公里;极盛时约达到2307万平方公里。

人口:武德五年(公元624年),人口在2200~2300万间。唐朝在北部推进到极点时的人口约2900万,西部获得最大疆域时的人口约为3500万,朝鲜半岛设立安东都护府时的人口至多有4000万,安史之乱前的公元755年达到8000~9000万的高峰。

军事:玄宗晚年全国兵员总数约为57万。

经济:武则天统治时期,国内生产总值约为239亿美元。

六大王朝之四元朝霸业

以今中国地域为主的元朝帝国,其版图面积在中国历史上堪称第一,有2100多万平方公里,北至阴山以北,南至南海诸岛,东北到今库页岛,西北达到新疆、中亚地区。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地区、台湾部分岛屿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统治范围之内。

蒙古人开创的中国一级行政区行省的建制被沿用至今;蒙古人使中国政治势力真正进入西藏,并使西藏首次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蒙古人一举消灭大理政权,置云南行省,结束了南北朝以来云南地区近千年割据于中央政权的局面。元朝帝国开疆拓土所创造的辉煌,令世界羡慕,令现代中国人引以自豪。

虽然元世祖忽必烈创建的元朝帝国,经过70多年短暂的演变,很快便进入了它的衰亡时期。但是,它短暂的辉煌,却让我们目睹了马背民族带来的锋芒,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帝国最为辽阔的疆域,让我们记住了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的最大版图。

版图面积:约2100多万平方公里

口:元二十七年(公元1290年),元朝境内的人口总数仅6000余万,至顺元年(公元1330年)全国有纳赋户1386万,人口5951万。实际户口约有1700万户,8500万人。

军事:元朝对于军队数量的控制相对比较严格,这和蒙古人以骑兵为主,机动力强以及种族分化制度有关,所以这个时期的军队数量约50万。

经济:元初国内生产总值约为320亿美元。

六大王朝之五大明王朝

大明王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争议颇多的朝代,更是一个饱受抨击和嘲笑的朝代,但它存活了将近300年的历史告诉我们,这个王朝不是一个脆弱不堪的肥皂泡。帝国时期,恢复了汉唐时代的中国本土,而且置奴儿干都司、大宁都司、东胜卫、哈密卫,将黑龙江流域、内蒙中部、内蒙中部、新疆东端纳入势力范围,并数次出征北方大漠。

帝国极盛时,北控内蒙古,西到新疆东部,东北控制了女真地区,西南方管辖云南、贵州,南方建立了交郡。明朝首次将台湾纳入中国版图。版图面积约1233.38万平方公里。

版图面积:约1233.38万平方公里

人口:洪武廿六年(公元1393年)全国人口总数约为7270万,到17世纪初突破2亿大关,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的新纪录。

军事:明初时约有200万官兵驻扎在全国各地。明末政府出现了财政危机,无力再养那么多兵,兵力有所下降。

经济:公元1393年,明朝国内生产总值约为339亿美元。

六大王朝之六康乾盛世

从1644年清人入主中原算起,寿命长达296年的大清帝国,占据了中国皇朝历史的1/7,在2000多年的中国皇朝史上有着突出的地位。到了康乾时期,帝国更是达到了极盛,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50多个民族共存于同一个政权之下。

当时的帝国版图,南起曾母暗沙,就是现在南沙群岛还往南一点;北跨外兴安岭,今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东起大海,西到葱岭,东北到库页岛,西北到巴尔喀什湖。那个时候的帝国版图面积达1300万平方公里,比我们今天的960万平方公里多出大约多1/3。若论疆域之广,统一之扩大,居汉唐之上者,除元朝外,只有康乾盛世可比。比起汉唐,清朝的版图是真正完全控制在中央政权的管辖之下,进行了有效的管理和统治。可以说,康乾盛世奠定了今天中国的版图。

版图面积:约1284.65万平方公里

人口:在康熙二十九年,全国人口仅1亿多。10年后估计增长到1.5亿,在完成统一的公元1759年刚突破2亿,在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达到了4.3亿。

军事:清朝前期军队除了八旗军以及蒙古的20万铁骑和20万左右的绿营,数量大概在50万左右。乾隆,嘉庆时期绿营的兵力达到了70万,这个时期中国军队的总数量达到了历史最高点,各种军事以及准军事力量达到了120万以上。

经济:清朝人口达到3亿左右时,国内生产总值约为1878亿美元。  

             中国在不断地变化,朝代更替带来的是更全面的发展。中国版图也是这些盛世打下了好的基础。纵观古代中国,疆域广阔,地大物博,令世界人们羡慕。

中国历史版图演变视频

可以看下这个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