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百科全书

国宝是啥子动物 国宝是什么动物生肖

一、国宝是什么动物

我国的国宝动物是:大熊猫。

大熊猫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迄今所发现的最古老大熊猫成员——始熊猫的化石出土于中国云南禄丰和元谋两地,地质年代约为800万年前中新世晚期。在长期严酷的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中,和它们同时代的很多动物都已灭绝,但大熊猫却是强者,处于优势,成为“活化石”保存到了今天。

大熊猫的祖先是始熊猫(Ailuaractoslufengensis),这是一种由拟熊类演变而成的以食肉为主的最早的熊猫。始熊猫的主支则在中国的中部和南部继续演化,其中一种在距今约300万年的更新世初期出现,体形比熊猫小,从牙齿推断它已进化成为兼食竹类的杂食兽,卵生熊类,此后这一主支向亚热带扩展,分布广泛在华北、西北、华东、西南、华南以至越南和缅甸北部都发现了化石。在这一过程中,大熊猫适应了亚热带竹林生活,体型逐渐增大依赖竹子为生。在距今50~70万年的更新世中、晚期是大熊猫的鼎盛时期。生活中的大熊猫的臼齿发达,爪子除了五趾外还有一个“拇指”。这个“拇指”其实是一节腕骨特化形成,学名叫做“桡侧籽骨”,主要起握住竹子的作用。秦岭大熊猫已被认定为是大熊猫的一个亚种。

编辑于

查看全部10个回答

评论

看都看了,聊两句~

—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

找中国国宝动物?就上阿里巴巴

中国国宝动物采购批发,尽在阿里巴巴!阿里巴巴,汇聚海量商机信息,提供便捷在线交易!

二、中国排行一到五的文物

我国文物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珍贵文物分为一、二、三级。人们通常把一级文物称为国宝级文物。

到了一级文物这个级别,每一件都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意义和无法估量的价值。也就是说它们都是无价之宝,是很难评选出排名的,个人可以有自己的标准和排名,但无法取得一个公认的文物排名,实际上也不应该有。

比如商代司母戊鼎,又叫后母戊鼎,是世界最大的方鼎。

这是河南二里头遗址的青铜器,是中国最早的文明,这个青铜爵可以说是中国文明的开端,距今3700年,这是我心中的第一号国宝,但别人就不一定这么认为。

这是 贾湖骨笛,是8000年前的中国古人用丹顶鹤腿骨制作的七孔骨笛。是中国最早的乐器,是世界最早的可以吹奏的乐器,是河南博物院镇馆之宝。

这三件文物究竟哪个珍贵? 怎么定高下?

如果你多一点了解,就会知道没有这个排名的,也不应该有。

三、历史上的传国玉玺!!!

你别急,我一个一个回答: 1.传国玉玺是从秦始皇开始传下来的吗,还是秦朝以前的商周等朝代就有了? 是从秦代开始,商周时期印符还没有广泛推行;战国后印苻使用才推开。 2.那块玉玺是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和氏璧做成的吗? 是! 3.以后的朝代都是用这块传国玉玺吗,还是自己再做一块? 传国玉玺并不真的使用,他只是皇帝的一种象征。《白虎通义》记载皇帝有六枚印章,处理各种事务,分别为:皇帝之玺、皇帝行玺、皇帝信玺、天子之玺、天子行玺、天子信玺。这其中就没有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实际上是一种封建国宝,并不真的使用。这个玉玺一直流传到后唐时期才失踪,历朝历代延用。 4.元朝被朱元璋打败后好像带着玉玺跑到大漠去了,后来到了明朝晚期,多尔衮经过蒙古时好像又找到了!明清两朝是不是不用这个玉玺了? 这纯属子虚乌有的传说,据《二十五史纲鉴》载:公元1370年5月,明军横扫漠北直捣应昌之时,缴获元顺帝出逃所带到漠北的一批珠宝。其中既没有元朝的诸帝之玉玺,又没有传国玺。由于传国玺的下落不明,明、清两朝均没有传国玺。是故明朝开国时,明太祖朱元璋有三件憾事,其中首件就是“少传国之玺”。 真实情况是后唐末帝李从珂自焚之时,玉玺便失踪了。以后的宋元明清就在没有重造。 5.现在这个玉玺还有在吗? 应该还有。 具体年份说不好,大约是1994~1997年之间台湾以及山西都有人声称发现,但鉴定后都是假的。 6.它刻的字是什么? “受命于天,既寿永康”,这八个篆字是由李斯题写,孙寿篆刻。 7.还有每位皇帝是不是自己还要做一块大印用来盖圣旨的,圣旨要盖传国玉玺吗? 首先我前面说了,传国玉玺从来不盖。 而其他的玉玺也并不是由大印盒装着,其实都不大,多半用丝绢包着就可以随身携带。“天子六玺”有的有皇帝随身带,有的由皇后掌管(所以我们常说皇后掌印),还有的由专有官员(如符宝郎、符节郎)保管,绝对没有放在“龙书案”上随时使用的! 圣旨要盖玺,要根据内容决定用什么印,战争、祭祀、封禅、立法、外交、政务,用印不一;而且皇帝离开京都就要换印,表示是在外面下达的诏书。 好了,就说这么多。

四、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十项发明

四大发明、算盘、汉字、节气、传统节日、建筑、籼型杂交水稻

五、为什么熊猫被称为国家级保护动物

1、数量稀少

据第三次全国大熊猫野外种群调查,全世界野生大熊猫不足1600只,属于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截止2011年10月,全国圈养大熊猫数量为333只。

2、濒临灭绝

大熊猫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迄今所发现的最古老大熊猫成员——始熊猫的化石出土于中国云南禄丰和元谋两地,地质年代约为800万年前中新世晚期,在长期严酷的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中,和它们同时代的很多动物都已灭绝,但大熊猫却是强者,处于优势,成为“活化石”保存到了今天,但因为大熊猫的生育方式极其原始和极度退化仍然濒临灭绝。

3、古老动物

大熊猫祖先出现在2~3百万年前的洪积纪早期,距今几十万年前是大熊猫的极盛时期,属于剑齿象古生物群,栖息地曾覆盖了中国东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地区,北达北京,南至缅甸南部和越南北部,化石通常在海拔500~700米的温带或亚热带森林发现,后来同期的动物相继灭绝大熊猫却孑遗至今,并保持原有的古老特征。数百万年来几乎没有任何进化,甚至退化了,研究它可以获得一些古生物的资料,还能通过研究得到一些近几百万年来的气候地质变化情况。

扩展资料

种群现状

大熊猫的分布区已经相当狭小,实际上它的分布地点仅限于中国陕西秦岭南坡,甘肃、四川交界的岷山,四川的邛崃山、大相岭、小相岭和大小凉山等彼此分割的6个分布区域,栖息于海拔为1400-3600米之间的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亚高山针叶林带的山地竹林中,总面积为29500平方公里。

每个区域又由于高山、河流或公路、耕地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再被分离成更小的单位,所以栖息地实际面积不足总面积的20%,仅有约5900平方公里。总计全中国有30个小的种群,总数为1000只左右。其中除四川卧龙外,每个种群不足50只,有的仅有10余只。支离破碎的栖息地和孤立分布的生存状态对于大熊猫的繁殖和抵抗自然灾害都是十分不利的。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 大熊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