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百科全书

巴黎公社的背景、性质、措施、结果及原因、意义 巴黎公社的背景原因

一、背景:

1、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

2、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对内准备镇压巴黎人民。

二、政权性质:

是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雏形。

三、主要措施:

1、政权建设方面:废除旧军队、旧警察,取消资产阶级的法庭和议会,代之以国民自卫军,以公社委员会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下设若干委员会,掌管国家的立法、司法和行政大权。

2、社会经济方面: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由工人合作社管理;公社的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而且他们的薪金最高不能超过工人的最高年金6000法郎,工人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四、结果:

1871年5月,巴黎公社失败。

五、原因:

从主观上看,是公社领导人的某些失误造成的,说明法国工人阶级还不够成熟,如:缺乏统一的军事指挥,未建立工农联盟、没有形成权威的领导核心等。

从根本原因看,是当时法国资本主义还处在上升时期,还代表着历史发展的主流。这次革命的发生,并不是由于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阻碍了经济基础的演变的结果。

而“不过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而且公社中的大多数人根本不是者,也不可能是者。”

六、意义: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是无产阶级革命史上的一个光辉节点。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为国际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公社战士在同强大敌人战斗时表现出来的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精神将永垂史册。      

扩展资料:

巴黎公社是世界上无产阶级武装暴力直接夺取城市政权的第一次尝试。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和的学说,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上写下了光辉、伟大而悲壮的一页。

巴黎公社废除了以三权分立为基础的资产阶级国会制,代之以工人的统一的自治组织。这就使公社具有依靠群众的真正民主政权的性质。

在执行委员会、军事委员会、以及内政和公安委员会中占优势的是布朗基主义者,在财政委员会以及劳工和交换委员会中占优势的是蒲鲁东主义者。

各重要机关(司法部门、造币厂、邮电局、铁路管理局等)里都派有公社的特派员。广泛的民主制和中央集权制在公社中结合起来。

因为第一国际各支部、各工团联合会、国民自卫军各团、几十个俱乐部(一般都设在已收归国有的修道院)以及许多报纸所表达的人民的心愿和渴望。

都得到公社的响应,并在公社的法令中体现出来。弗》伊列宁是这样描写公社关于建立新型国家机构的措施的。“由此可见,公社用来代替被打碎的国家机器的。

似乎‘仅仅’是更完备的民主制:取消常备军,对公职人员实行全面的选举制和撤换制。但是这个‘仅仅’,事实上意味着完全用一些原则上不同的机关来代替另一些机关。

在这里恰巧看到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实际例子:民主制达到了一般想象的最充分最彻底的程度以后,就会由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变为无产阶级的民主制。

就会由家变为一种已经不是原来的国家的东西。”公社全部活动的目的,在于改善劳动群众、首先是工人的状况。无产阶级掌握了政权以后。

就利用它来摧毁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和人剥削人的制度上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远在公社选举以前,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就制止出售典押品,准许延期交付房租。

并且为小资产阶级的利益规定了分期偿还商业债务的办法,也就是说,中央委员会作了前此不久梯也尔政府在群众的一再要求下仍然不肯作的事情。

公社继续执行这项政策并加以发展。公社取消了房客拖欠房东的9个月的租金,发给国民自卫军伤员和烈属以抚恤金,把一切期票的付款期限延长三年。

禁止面包房作夜工,颁布法令,禁止对工人课以罚金和克扣工人工资,规定把价值不超过二十法郎的典押品无偿地归还原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巴黎公社

1、背景:

挑起的战争和无畏的精神。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对内准备镇压巴黎人民。

2、性质:

巴黎公社是世界上无产阶级武装暴力直接夺取城市政权的第一次尝试。是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雏形。

3、措施:

政权建设方面:废除旧军队、旧警察,取消资产阶级的法庭和议会,代之以国民自卫军,以公社委员会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下设若干委员会,掌管国家的立法、司法和行政大权。

社会经济方面: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由工人合作社管理;公社的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而且他们的薪金最高不能超过工人的最高年金6000法郎,工人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4、结果:

1871年5月,巴黎公社失败。

5、原因:

公社领导人的某些失误造成的,说明法国工人阶级还不够成熟,如:缺乏统一的军事指挥,未建立工农联盟、没有形成权威的领导核心等。

6、意义: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它的经验和教训是国际运动的宝贵财富;公社战士的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精神将永垂史册。

扩展资料:

历史意义: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是无产阶级革命史上的一个光辉节点。

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为国际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公社战士在同强大敌人战斗时表现出来的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精神将永垂史册。

在1871年3月18日(正式成立的日期为同年的3月28日)到5月28日期间短暂地统治巴黎的政府(法国当时处于资本主义上升阶段)。

由于评价者意识形态的不同,对它的描述也存在很大分歧,有人认为它是无政府主义。

也有人认为它是的早期实验。

更有被认为标志当代世界政治左翼运动崛起光辉起始里程碑,影响广大深远。马克思认为它是对他的共产主义理论的一个有力证明。

而俄罗斯无政府主义之父巴枯宁则对此持反对意见,因为它既没有依赖于一个先锋队,也没有掌控国家或者企图建立一个新的革命政府,所以它实际上还是无政府主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巴黎公社

背景

1.挑起战争

法国与普鲁士的战争,是于1870年7月由法国拿破仑三世挑起的,结局却是法军惨败。1870年9月2日,被围困在色当的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下令投降,第二帝国也就随着皇帝的投降而崩溃。9月4日,巴黎爆发革命,宣布成立第三共和国。由资产阶级共和派和奥尔良派分子组成的新政府,称为“国防政府”。普鲁士并不满足于皇帝的投降,继续大举进攻法国。9月19日,普军包围巴黎。多年来不断加剧的贫富分化,再加上当前的食物短缺,军队失败,还有普鲁士军队的不断炮轰终于大大激化了社会各界的不满情绪。巴黎市民,特别是工人阶级和下层中产阶级一直以来都希望能建立一个民主共和国。一个比较明确的要求是巴黎应该自治,拥有自己的经选举产生的议会,享有与其它法国小城镇同样的权利,而这一要求一直被政府出于对不法平民的担心而拒绝。一个与此相联系的但不那么明确的愿望是谋求以一种更加公平的甚至是以的方式来管理国家经济,这些要求汇总起来变成了一句口号:建立一个“民主共和国”。 1871年1月,围城四个月后,执政的国防政府谋求与新宣告成立的德意志帝国签订停火协定。德国人要求在和平协定里加入一条要让德国军队以凯旋仪式进入巴黎。尽管被围困多日,但许多巴黎市民还是非常愤慨并坚决反对普鲁士人(普鲁士现在已经是新帝国——德意志帝国)以任何仪式宣布对他们的城市的占领。 当时有30万巴黎市民是一个被称作“法国国民自卫军”的市民部队的武装成员,这一部队已极度扩张以协助保卫城市。自卫军选举了他们自己的官员,都是来自于工人阶级,包括激进分子和主张的领导者。 他们进一步组建了一个自卫军的“中央委员会”,包括爱国主义者和者,共同保卫巴黎,击败德国人的进攻,并且保卫共和政体,防止帝制复辟,击败在1871年2月举行的一个支持帝制的多数党的选举以组建新的国民大会。

2.无畏精神

巴黎人民在失败面前无所 妇女和儿童帮助搬运两门国民自卫军的大炮

畏惧,并已准备好在德军进城后引发的武装冲突中与敌人血战到底。因此,在德军进入巴黎之前,依靠普通工人的协助,国民自卫军已经设法把一大批大炮(他们认为那是属于他们的资产,因为购买这些大炮的资金有一部分是来自于国家发行的公债)搬离了德军必经之路,把它们保存在一些相对安全的地方。其中一个主要的“大炮公园”就在蒙马特尔高地。 阿道夫·梯也尔,新成立的临时政府的首脑,意识到在目前这种不稳定形势下,中央委员会形成了另一个政治和军事权力的中心。另外,他还担心工人们会用国民自卫军的武器把自己武装起来激怒德国人。

编辑本段巴黎公社的产生和性质

巴黎公社的成立

巴黎公社掌权期间摧毁凯旋柱

1870年,法国在同普鲁士的战争中遭到惨败,巴黎人民发动起义,推翻了第二帝国的统治,建立了共和国,即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逼近巴黎的普鲁士军队采取了屈膝投降的态度。1871年2月,同德国(当时普鲁士隶属于德意志的一个邦联国)草签了条约,同意向德国赔款50亿法郎,并割让阿尔萨斯全省和洛林省的一部分给德国。同时,调集军队,准备解除巴黎人民国民自卫军的武装。1871年3月18日凌晨,政府军企图夺取巴黎市内的蒙马特尔高地和梭蒙高地时,被人发现。巴黎人民奋起反击,当晚就占领了城内的战略要地,临时政府总理梯也尔狼狈逃出巴黎,迁往凡尔赛。不久,巴黎公社成立,它是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雏形。巴黎公社的领导人许多是第一国际的成员。

巴黎公社风采(20张)

历史意义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它的经验和教训是国际运动的宝贵财富。公社战士在同强大敌人战斗时表现出来的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精神将永垂史册。

巴黎公社是世界上无产阶级武装暴力直接夺取城市政权的第一次尝试。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和的学说,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上写下了光辉、伟大而悲壮的一页。 诚然,由于当时的政治经济条件所限,世界范围内的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和大发展的时期,资产阶级正与封建势力做最后阶段的斗争,发生于资本主义大工业初期阶段的这次无产阶级起义无法进行其推翻资本主义统治、实现科学的愿望。但是,作为一次壮举,它带给我们以教育和反思。它深刻地表明,资本主义社会的民主,只是资产阶级内部的民主,当无产阶级的斗争威胁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安全时,资产阶级会毫不犹豫地把无产阶级投入血泊之中。

(一)背景:

1、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

2、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对内准备镇压巴黎人民。

(二)政权性质:

是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雏形;巴黎公社的许多领导人是第一国际的成员

(三)主要措施:

1、政权建设方面:废除旧军队、旧警察,取消资产阶级的法庭和议会,代之以国民自卫军,以公社委员会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下设若干委员会,掌管国家的立法、司法和行政大权。

2、社会经济方面: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由工人合作社管理;公社的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而且他们的薪金最高不能超过工人的最高年金6000法郎,工人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四)结果:

1871年5月,巴黎公社失败。

(五)意义:

1、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

2、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3、它的经验和教训是国际运动的宝贵财富;

4、公社战士的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精神将永垂史册。

1、背景:

挑起的战争和无畏的精神。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对内准备镇压巴黎人民。

2、性质:

巴黎公社是世界上无产阶级武装暴力直接夺取城市政权的第一次尝试。是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雏形。

3、措施:

政权建设方面:废除旧军队、旧警察,取消资产阶级的法庭和议会,代之以国民自卫军,以公社委员会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下设若干委员会,掌管国家的立法、司法和行政大权。

社会经济方面: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由工人合作社管理;公社的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而且他们的薪金最高不能超过工人的最高年金6000法郎,工人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4、结果:

1871年5月,巴黎公社失败。

5、原因:

公社领导人的某些失误造成的,说明法国工人阶级还不够成熟,如:缺乏统一的军事指挥,未建立工农联盟、没有形成权威的领导核心等。

6、意义: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它的经验和教训是国际运动的宝贵财富;公社战士的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精神将永垂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