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百科全书

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世界近代史开端

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一,革命前的英国

英吉利王国的形成以及发展

9世纪早期

15世纪

红白玫瑰战争

都铎王朝

开始形成统一的英吉利王国

削弱大封建主的势力

发展为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

16世纪

国王自上而下宗教改革,建立英国国教

红白玫瑰战争发生于1455年—1485年,是英国皇族后裔兰开斯特家族和约克家族为争夺王位而进行的一场内战.兰开斯特家族以红玫瑰为族徽,约克家族则以白玫瑰为族徽,故称红白玫瑰战争.玫瑰战争最终是以红玫瑰家族取胜,亨利·都铎即位,称亨利七世,建都铎王朝.翌年,都铎娶爱德华四世之女伊丽莎白(白玫瑰家族)为妻.以红白玫瑰为徽,两大家族修好.

二,16—17世纪的英国 君权神授

经济上

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原因,表现及结果

原因: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更便利了英国对外贸易,殖民掠夺.

表现(1)海外贸易大发展

(2)城市手工工场从制呢业扩展到工业各领域

(3)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圈地运动扩展,出现了资本主义的农牧场

结果:引起英国阶级关系的变化

政治上

阶级关系发生变化

资产阶级成长起长,并出现新贵族

(1)国内外贸易的发展,出现了银行家和大商人,即大资产阶级

(2)手工工场的发展,形成了资本家

(3)圈地运动的发展,出现了资产阶级化的农,牧场主即新贵族

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

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都铎王朝

1485—1603

斯图亚特王朝

1603—1649

都铎王朝统治时期,末代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死后,因无嗣而由表亲苏格兰国王詹姆士·斯图亚特于1603年继承英国王位,称詹姆士一世.

国王创造法律,而非法律创造国王,国王应居于法律和议会之上.

查理一世 (1600-1649)

1625年继位;专横有增无减

政治专制:信守君权神授,打击资本主义工商业

宗教专制:迫害非国教教徒,特别是清教徒

归纳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

1,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壮大,要求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2,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统治者腐败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从而产生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尖锐的矛盾.

3,封建统治者的残酷剥削与压迫,激起各阶层人民的反抗,阶级矛盾激化.引起人民的阶级斗争.广大人民和资产阶级联合,往往在资产阶级的领导下(资产阶级是新的生产力的代表)发动革命斗争.

4,在革命运动之前,往往有思想上和舆论上的准备.早期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后期是启蒙思想的传播和发动.

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原因是有历史规律可循的

三,革命的过程

1,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

2,开始标志——1640年被迫召开议会

3,内战时期

1642—1644年 军事主动权在国王手中,

议会防守

1644—1648年 军事主动权转到议会手中

克伦威尔 新模范军

4,克伦威尔统治时期 1649—1660年

5,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1660—1688年

6,光荣革命 1688年

英国议会大厦

早期英国议会

英国议会大厦

给查理一世下达的死刑令

处死查理一世

克伦威尔

1599—1658年,出生于亨丁顿郡的新贵族家庭,17岁进入剑桥大学,后在伦敦学习法律

一方面,巩固资产阶级新贵族专政,发展资本主义;

另一方面,也在逐渐变得专制起来,驱散议会,实行军事独裁,就任护国主.

手 段

对内,一方面击退王党分子的复辟活动,一方面又镇压了小资产阶级民主派平等派和无地,少地农民的掘地派运动

对外,1652—1654年打败海上劲敌荷兰,使英国控制了海外贸易,促进了英国工业的发展

战争中的克伦威尔及其军队

克伦威尔驱散议会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詹姆士二世

革命的曲折性

四,《权利法案》的颁布

背景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已经掌握了政权

目的

为了限制王权,巩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地位

手段

利用议会,制定法案,限制王权

实质

以明确条文限制国王权力,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君主立宪在英国得以确立和发展起来

君主立宪制 也称有限君主制,它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是指资本主义 国家的君主权力受到宪法制约和限制的君主制.

与封建君主制的区别表现为后者是专制独裁,而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民主制的一种形式.

在这种政体下,君主是名义上的世袭国家元首,处于 统而不 治的地位,国家权力中心在议会.

这就决定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趋势.其结果是,资产阶级和地主贵族达成妥协,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归纳

(1)这场革命发生在英国手工工场时期,资本主义发展不够充分,资产阶级力量还不够强大.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

(2)由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经济利益上一致,促使他们在反封建专制制度的斗争中联合起来.这种联盟致使资产阶级在革命过程中带有软弱性,保守性.

五,革命的意义

推翻封建专制的君主制,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改变了英国的社会性质).

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对欧洲和其他地区都有广泛的影响.(开创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标志着世界近代史的真正开始)

1、世界近代史始于16世纪

以16世纪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根据的是生产力标准。世界近代史指的是资本主义时期的历史。虽然早在14和15世纪,在地中海沿岸的某些城市已经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萌芽,但是资本主义到16世纪才形成为世界性的潮流。诸如新航路的开辟及早期殖民扩张、文艺复兴运动的扩展、宗教改革的兴起尼德兰革命等,都是这一世界性潮流的具体表现。再者,正是从16世纪开始,世界才改变各个国家和地区相对隔绝的状态,开始联为一个整体。

2、关于世界近代史的开端问题。

以往主要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端说;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开端说;1500年开端说。但现在又有一种观点,即认为世界近代史应从19世纪开始。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1.15世纪只是欧洲近代史的开端,而不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因此不宜把世界近代史的开端定在15世纪或1500年。2.16世纪至18世纪的历史只是世界近代史到来的准备期。3.从19世纪初到19世纪末,是世界从前资本主义时代到资本主义时代的完整过渡期,是世界近代史的真正开端。4.提出了世界近代史相对上限的概念,即那些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将新旧两个时代区分开,但又不能完全区分开的上限。他们认为,在19世纪的范围内,世界近代的相对上限有三个。一是世界近代史阶段初步到来的19世纪初,二是世界近代史阶段基本到来的19世纪中叶,三是世界近代史阶段完全到来的19世纪末。提出这种观点的论据就不在这里一一介绍了。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一,革命前的英国

英吉利王国的形成以及发展

9世纪早期

15世纪

红白玫瑰战争

都铎王朝

开始形成统一的英吉利王国

削弱大封建主的势力

发展为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

16世纪

国王自上而下宗教改革,建立英国国教

红白玫瑰战争发生于1455年—1485年,是英国皇族后裔兰开斯特家族和约克家族为争夺王位而进行的一场内战.兰开斯特家族以红玫瑰为族徽,约克家族则以白玫瑰为族徽,故称红白玫瑰战争.玫瑰战争最终是以红玫瑰家族取胜,亨利·都铎即位,称亨利七世,建都铎王朝.翌年,都铎娶爱德华四世之女伊丽莎白(白玫瑰家族)为妻.以红白玫瑰为徽,两大家族修好.

二,16—17世纪的英国 君权神授

经济上

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原因,表现及结果

原因: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更便利了英国对外贸易,殖民掠夺.

表现(1)海外贸易大发展

(2)城市手工工场从制呢业扩展到工业各领域

(3)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圈地运动扩展,出现了资本主义的农牧场

结果:引起英国阶级关系的变化

政治上

阶级关系发生变化

资产阶级成长起长,并出现新贵族

(1)国内外贸易的发展,出现了银行家和大商人,即大资产阶级

(2)手工工场的发展,形成了资本家

(3)圈地运动的发展,出现了资产阶级化的农,牧场主即新贵族

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

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都铎王朝

1485—1603

斯图亚特王朝

1603—1649

都铎王朝统治时期,末代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死后,因无嗣而由表亲苏格兰国王詹姆士·斯图亚特于1603年继承英国王位,称詹姆士一世.

国王创造法律,而非法律创造国王,国王应居于法律和议会之上.

查理一世 (1600-1649)

1625年继位;专横有增无减

政治专制:信守君权神授,打击资本主义工商业

宗教专制:迫害非国教教徒,特别是清教徒

归纳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

1,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壮大,要求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2,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统治者腐败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从而产生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尖锐的矛盾.

3,封建统治者的残酷剥削与压迫,激起各阶层人民的反抗,阶级矛盾激化.引起人民的阶级斗争.广大人民和资产阶级联合,往往在资产阶级的领导下(资产阶级是新的生产力的代表)发动革命斗争.

4,在革命运动之前,往往有思想上和舆论上的准备.早期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后%

过去,全国统编教材把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史学工作者对此进行了实事求是的探索。尼德兰革命、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地理大发现等事件先后被提出作为开端的标志;1992年高教出版社推出《世界史·近代史编》(建议大学本科用)、1999年6月推出《世界近代史》(全国师专文科系列教材),都采用1500年左右开端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时候

16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