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州闷子的历史一两句。
定州焖子不仅今人爱吃,更有悠久的历史。据传说,定州焖子形成于宋代,为曾任定州知州的文豪苏东坡所创。
苏东坡在宋哲宗元佑八年(1093年)十月,来到定州任知州。苏东坡到任前,定州周边的曲阳、望都、唐县、新乐、无极等县入夏以来一直无雨、大旱,到了秋季却又连雨成涝。一年两灾,灾情严重。苏东坡到任后,一面向皇帝写奏折要款救济百姓,同时亲自率人带粮食和肉等深入到各村赈济灾民。苏东坡每到一地,便为灾民煮粥煮肉。可灾民多,肉食少,为了让灾民都能吃到些肉,补补虚弱的身子,苏东坡望着煮肉的大锅想出了代替的办法。他命人用肉汤放稍许碎肉,再放进当地棱子面(荞麦面)熬制成块状,然后切块分给灾民。这样,有限的肉食能让更多的灾民食用。这种食物在赈灾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其做法便也流传了下来。后来,人们称这用肉汤碎肉与棱子面或红薯淀粉及其它面熬制的食品为“焖子”。
定州焖子香味独特、加工考究、色泽美观,外表油光、结构紧密、有弹性,切开后肉和淀粉红白相间,入口香、糯、滑,加热后食用口味更佳,是定州人最喜欢吃的食物之一。曾有定州人说:“在定州‘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都爱吃焖子。”在广播剧《张寒晖》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张寒晖与地下党领导在定州开元塔下的小饭店秘密接头时,张口便要“四两老白干,半斤焖子,一根手掰肠”。
二、出自河北定州的明星有哪些
王宝强、喜剧演员陈佩斯,台湾歌手范玮琪祖籍河北深泽,高圆圆,于文华祖籍河北唐山,张爱玲,葛优,邓丽君、、好多呢…
三、明朝永乐时期的定州,现在在什么地方?
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中山府为定州,州治在安喜县(今定州市),从此中山府的名字不再出现。
明洪武三年(1370年),改安喜为定州,从此安喜二字不再出现,而定州二字成为现定州城所专用,并一直延续至今。
明洪武九年(1376年),仍设定州(此定州为一个州的概念),州治定州(为一个县的概念,即今定州市),管辖4县:定州、新乐、曲阳、行唐。
史村位于河北省定州市城区正东四十华里,属定州市东旺镇人民政府管辖。建村于明初永乐年间,至今历史已愈六百年,具有独特的历史风貌及风俗习惯。是河北省中部平原的一普通村庄,并且由此可知华北平原农村之概况。
四、定州的名胜古迹
定州古都,岁月悠远,人杰地灵。4000多年的历史,在这里留下了智慧的先民与自然搏斗的痕迹,史载五帝时候唐侯筑城于唐河北岸(现唐城村),商时建国,春秋时期齐国管仲筑城,周代,中山国建都于此,这就是中山古国的来历。以后历经沧桑,汉景帝立第九子刘胜为中山王,辖14县。两汉时期沿袭17代在此。定州之称始于隋开皇三年,以后不断改变,到明时洪武二年改中山府为定州,一直沿用到清朝。新中国成立后称定县,公元1986年撤县称定州市(县级市)。定州名胜古迹遍及全市,闻名于世的开元寺塔、定州贡院、清真寺、文庙、晏阳初故居、黑王坟、魁星阁、千年白果树、东坡双槐、雪浪石、地宫等数不胜数。更有历史文化名人,诸如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程颐、唐朝诗人崔护、刘禹锡、朗士元、汉音乐家李延年清代的郝浴、王瑚,现代著名教育家王森然,著名歌曲《松花江上》的作者、人民音乐家张寒晖等,可谓贤人志士不穷。 定州八景: 开元寺塔、众春园庶、雪浪寒斋、中山后圃、平山胜迹、西溪玩月、唐水秋风、续阅古堂。
五、有介绍定州的书吗
《定州简史》
作者:定州市地方志 编
出版社:定州市地方志
《定州风云--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
作者:定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编
《定州历史名人图谱》
作者:定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定州丰碑》
作者:定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定州市志》
作者:河北省定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出版社:中国城市出版社
六、河北10大历史古城 咱定州算是古城吗
定州当然是古城了。只是保护和开发不在是很好而已。我安国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