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绘本教学:《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
图/文张老师
最近给女儿买了本绘本,一本很适合小班幼儿的绘本——《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我带着愉快的心情阅读了这个极为有趣的故事,不论是文字还是插图,都很有意思,即使是我这样一个成人来阅读,还是会会心一笑,为了那只可爱的鼹鼠、为了一段有意思的寻找嗯嗯的主人的故事。
这是沃尔夫.埃布鲁赫与维尔纳.霍尔茨瓦特共同创作的一个关于小鼹鼠寻找是谁嗯嗯在它头上的故事。绘本的封面是一只顶着便便的生气的小鼹鼠,翻开来,还有一个小封面,在它的书名下面还写着“这本书献给会自己到厕所‘嗯嗯’的小朋友”,接着一段可爱又有趣的故事开始了——小鼹鼠刚从地里钻出来就碰上了倒霉的事情,不知道谁把便便嗯嗯在它上了,小鼹鼠火冒三丈,却不知道是谁的“杰作”,于是顶着“物证”开始寻找“作案者”,它拜访了鸽子、马先生、野兔、山羊、奶牛、和猪先生,可是他们都说这不是他们的嗯嗯,并且一一出示了自己的证据,的确是和小鼹鼠头上顶着的嗯嗯不同。正当小鼹鼠左右为难的时候,两位“专家”出现了——两只苍蝇,在他们的帮助下,小鼹鼠终于弄清楚究竟是谁在它头上嗯嗯了,并且小鼹鼠在最后还使了一下坏,在作案者头上嗯嗯了一下,然后赶紧钻回它的洞里去了。每个看到最后的人应该都会为小鼹鼠这个小小的报复行为会心一笑,因为这实在是只很可爱的小鼹鼠。
这个绘本的故事很有意思,插图也很可爱。读完全本,你会发现这样一个小小的故事里涵盖了很多有趣的知识点。平时我们对“嗯嗯”不会过多的对幼儿进行什么教育,可是这本绘本却从另一个角度带我们认识了许多“嗯嗯”,看完你会发现原来很多“嗯嗯”你原来还真的不知道它是什么样的。另外,作为一本幼儿绘本,尤其是针对小班幼儿的绘本来说,除了让他们认识不同动物的“嗯嗯”外,还让幼儿知道了很多关于卫生的小知识。除此之外,这个绘本生动有趣的语言也是幼儿可以模仿学习的一点,幼儿可以学一学小鼹鼠的各种表情以及它的话语,简单有重复的语句也很适合小班幼儿。
我是很快乐地阅读完这个绘本的,看完之后我又迫不及待地给幼儿讲了这个故事,和我一样的反应,从看见第一页小鼹鼠头上的“嗯嗯”开始,他们就觉得很开心很有意思,对于小鼹鼠寻找“作案者”的过程,幼儿也很积极地参与其中,很认真地看了每个动物的嗯嗯,学了学他们的表情和语言,看到一些很有趣的地方时,孩子们会哈哈大笑。整个阅读过程幼儿都很享受,快乐得与小鼹鼠一起经历了一段有趣的故事。
我想这就是让孩子阅读的重点,快乐的享受阅读,在短小有趣的故事中得到一点小知识、小启发。好的绘本的意义就在于让幼儿喜欢书、喜欢翻阅,喜欢去看那些有趣的图片,即使不认识字,但是能根据图片来说一说自己理解的故事,只要这个过程是快乐的、是幼儿愿意去尝试的,那么这个绘本就是成功的。
我希望自己是个引导者,多发现好的绘本,给幼儿更多快乐的阅读经验。
附:《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教案活动目标:1、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获取鸽子、老马、野兔等动物“便便”的知识,感受故事的诙谐、幽默。
活动准备:
故事插图ppt课件、完整故事视频活动过程:一、完整欣赏绘本一次,感受故事的诙谐、幽默。提问:
二、欣赏绘本第二次,了解故事中等各种动物“便便”的不同形状。
教师边讲述,边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各种动物的“便便”形状,并尝试学习用语言描述。
4、野兔的呢?(像豆子一样的嗯嗯)(后面依次类推)小鼹鼠的呢?(小小的、黑黑的嗯嗯)
二、绘本故事看脱光光了mp3版作者是谁?作者简介是什么?
绘本故事看脱光光了mp3版作者五味太郎。本来以为只是以为简单的小狮子洗澡,翻开每一页总是意外,然后会心一笑~~2岁的宝宝也很开心,五味太郎的书给了我们惊喜,大人很喜欢,宝宝也喜欢,喜欢就是硬道理。
五味太郎,1945年生于日本东京,毕业于桑泽设计研究所工业设计科。曾从事过工业设计、印刷美术图案设计,二十七岁时开始创作图画书,至今已出版了300多本创意独特的图画书。
三、幼儿大班绘本《我为什么快乐》学习反馈
观摩活动: 大班绘本《快乐是什么》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与人分享也是一种快乐。 2、体会故事中各种人物的快乐。 3、愿意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快乐。重点: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难点:体会故事中各种人物所说的快乐的内涵。准备:故事图片、驴子头饰,清洁工、司机、警察、建筑工人等图片过程:一、出示驴子,引出课题1、教师出示头饰“伤心的驴子”,引发幼儿的猜想。“驴子阿奇为什么伤心?”2、幼儿猜想并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师:制造悬念,引导幼儿猜测驴子阿奇伤心的原因,为下面故事帮阿奇找快乐做铺垫。幼:结合生活经验,主动回答。)二、结合图片,分段理解故事1、出示图一,教师讲述故事“驴子阿奇总是------再告诉我吧!”①“小朋友,你们认为快乐是什么?”(引导幼儿进行讨论快乐)②“莉莉和莎莎也想知道快乐是什么,她们会去问谁呢?我们接着往下看故事。”2、出示图二①引导幼儿观察图中的人物,进行讨论。“莉莉和莎莎去问谁?鞋匠会怎么说?鞋匠的快乐是什么?”②教师讲述图二故事“快乐是什么-------快乐就是有很多鞋子要做。”(引导幼儿了解鞋匠的快乐)3、出示图三①引导幼儿观察图中的人物,进行讨论。莉莉和莎莎去问谁?农民阿姨怎么说的?阿姨的快乐是什么?②教师讲述图三故事“快乐是什么-----快乐就是一筐红红的熟透的西红柿。”(引导幼儿了解农民阿姨的快乐)4、出示图四①引导幼儿观察图中的人物,进行讨论。莉莉和莎莎去问谁?老师怎么说的?老师的快乐是什么?②教师讲述图四故事“快乐是什么------老师微笑着说。”(引导幼儿了解老师的快乐)5、出示图五①引导幼儿观察图中的人物,进行讨论。莉莉和莎莎去问谁?医生怎么说的?医生的快乐是什么?为什么医生的快乐是健康?②教师讲述图五故事“快乐是什么------快乐就是健康。”(引导幼儿了解医生的快乐)6、出示图六①引导幼儿观察图中的人物,进行讨论。莉莉和莎莎去问谁?爷爷怎么说的?爷爷的快乐是什么?②教师讲述图五故事“快乐是什么------爷爷眨眨眼说。”(引导幼儿了解爷爷的快乐)7、出示图七、八,教师讲述故事。①阿奇的找到快乐了吗?阿奇的快乐是什么?(引导幼儿了解与毛毛虫分享青草就是阿奇的快乐)②什么是分享?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见解。(师:结合图片分段讲述,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各种人物的快乐。幼:在看看、想想、说说的过程中,理解故事内容,体会各种人物的快乐)三、结合生活经验,进行讨论1、讲述生活中其他人的快乐。“刚才我们了解了鞋匠、农民阿姨、老师、医生、爷爷的快乐,请你们再来看看生活中这些人的快乐是什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讨论)2、情感迁移,讲述自己的快乐。“你有快乐吗?你的快乐是什么?”(师:结合生活经验,引导幼儿说说生活中其他人的快乐。 幼:大胆讲述自己对其他人快乐的想法,愿意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快乐。)四、小结“每个人的想法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感受到的快乐也是不一样的,如果把快乐和同伴、家人分享,那每个人每天都会生活在快乐当中。”“让我们一起去把快乐分享给其他好朋友吧!”《快乐是什么》活动评析:《快乐是什么》让我们看到不同的人对快乐不同的理解:在鞋匠眼里,有许多的鞋子要做就是快乐;在阿姨眼里,丰收就是快乐;在老师眼里,和孩子在一起就是快乐;在医生眼里,健康就是快乐。最后,快乐被智慧老人给了一个美好的诠释:“快乐就是一口袋甜甜的糖果和一颗充满爱的心。”天生就耷拉着耳朵的驴子阿奇,看起来好像不快乐,其实它也有自己的快乐,那就是和毛毛虫一同分享青草!本次活动是一节大班绘本教学活动,通过故事《快乐是什么》让孩子们看到不同的人,感受到的快乐也是不一样的。同时这个简单的故事也表达了一个深刻的哲理:快乐是真诚的付出劳动,快乐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心,快乐也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快乐,快乐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我们的孩子能在生活中发现快乐、品味快乐。在第一、二环节中,教师采用分段讲述的方法,引导幼儿观察图片,通过讨论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幼儿在看看、想想、说说的过程中,了解各种人物的快乐。第三环节是一个延伸活动,也是活动的亮点。教师出示其他人物图片,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引导幼儿说说生活中其他人的快乐。鼓励幼儿大胆讲述对其他人快乐的想法,愿意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快乐。第四环节是小结。整个活动教师至始至终都是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感受不同的人对快乐的不同理解。孩子们在活跃的气氛中主动的参与学习,提高了教学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