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百科全书

中国大百科全书内容简介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

自《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问世以来,全球社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知识领域的需求随之迅速更新。因此,对《中国大百科全书》进行修订与再编就显得尤为必要。1995年,国务院批准了《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的编纂计划,它被列入了“九五”和“十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计划,并在2006年的“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中被列为国家重大出版工程。经过多方努力,这部全新的百科全书于2009年3月正式与读者见面。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是第一版的升级版,旨在面向21世纪,全面展示国家的科学文化水平。它涵盖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教育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及军事科学等众多学科,包含古今中外的基本知识。它不仅囊括全球科学文化成果,更注重对我国丰富历史文化遗产和科技进步的传承,尤其突显了中国特色建设的成果,构建了一座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百科知识宝库。全书共计32卷,约60000条目,6000万字,插图30000幅,地图1000幅。

在编纂原则和理念上,第二版强调了综合性和检索性,力求在学术准确性和通俗易懂之间取得平衡。它适合中等以上文化水平的读者查阅,同时为各领域读者提供了应用既有知识并进行创新的平台。在编排上,它打破了传统的学科分类,采用国际通用的字母顺序排列条目,方便读者查找。

《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编纂工作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和支持,以及全国各学科专家和学者的积极参与,以及国家各部门、学术团体、大专院校等众多单位的鼎力相助。这为编纂工作的持续进行提供了坚实基础。同时,我们也欢迎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在后续版本中不断改进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