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百科全书

【博图第三期】英国博赞思维导图管理师王晶第八幅《中秋节》 博图软件使用讲解

一、【博图第三期】英国博赞思维导图管理师王晶第八幅《中秋节》

【主题类型】自选题,《中秋节》

再有几天就到了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了。在众多的传统节日中,中秋节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节日。这个节日历史悠久,蕴含着幸福、团圆之意,是中国人民很重视的节日。于是决定为传统佳节中秋节绘制一幅思维导图,从概况、传说、习俗和文学四个方面,讲一讲中秋节。

【导图亮点】:中心图占图比列稍有缩小,把各个分支与中心图绘制到一起,使得分支成为中心图的一部分。有一种融为一体的感觉。

【中心图】:与中秋有关的重要元素构成了中心图:月亮、兔子、月饼(并且还是争议颇多的五仁月饼)增添节日气氛的梅花、祥云。

                中心图各元素没有其太多的寓意,他们组合在一起就是让人一眼就看出,这是一幅与中秋节有关的导图。

【第一分支】:这一分支讲述了中秋节是怎么出现的,为什么会出现,它又是如何发展的。应该说这一部分是中秋节最基础的内容,也是作为传统节日,我们最应该了解的。

【第二分支】:大凡传统节日都有很多美丽的传说,这些传说让这个节日充满神秘色彩与无限的遐想,中秋节也不例外。

关于中秋,最具有励志色彩的就是朱元璋起义的故事。一块月饼传递信息,一举推翻元朝统治,主推朱元璋坐上皇帝宝座。我猜朱元璋一定是依靠这个故事,把中秋节设定为当时最重要的节日之一,通过过节进行团建,以此稳定江山。所以,中秋节才会在明清两朝盛行开来。

至于嫦娥与后羿的故事,则充满浪漫色彩。

【第三分支】:最好玩的当属第三部分,所有与相关的吃喝玩乐都归到了这个部分。祭月、赏月、吃月、玩月,其实古人挺会玩的。很多习俗流传到现在仍在继续,可见当真招人喜欢。

【第四分支】:但凡重要节日,定会有人为它吟诗做赋写文章。纵观古今,写中秋的文学家不胜枚举。挑选了几首知名度较高的诗词列入导图。其实我个人最了解的还是绘本部分,为小孩子讲述中秋,当然首选绘本,而绘本中关于月亮的故事也非常多,没办法,谁让月亮本身那么温婉而神秘呢。

歌曲部分貌似都是老歌,可是近几年好像也没有出现关于月亮或是中秋的好歌。其实,老歌真的很好听。

二、我和谁过一天的思维导图怎么画四年级

我和谁过一天的思维导图画法:选择人物、做了什么、描写角度、“我”的感受。

拓展知识:

如果我能和嫦娥过一天,那该多好啊!我会请她带我飞到广寒宫里,和她一起过中秋。去年中秋节,我们一家人在院里赏月亮、吃月饼,我突然想到了一个关于月亮的神话,那就是“嫦娥奔月”,心想:我要是和嫦娥过一天,那该多好啊!我正这么想着。

忽然耳边响起来一个甜美温和的声音:“快跟我走吧,我带你去月亮上玩!”接着,嫦娥姐姐就拉着我的手飞到月亮上了。到了月亮上,借着明亮皎洁的月光,我才发现:嫦娥姐姐长得美若天仙,国色天香。她的衣裙也十分美丽,可我却穿着一件睡衣,于是,嫦娥姐姐帮我变了一身漂亮的裙子。

她带我走到广寒宫里去,发现比北京的故宫大,比故宫华丽,她给我讲了许多有趣的故事,然后,她带我来到月亮的边上。嫦娥姐姐叫我不要动,她先用法术把月光变成了一地的金沙,然后拿了一个金铲子,把边上铲了一点点金沙,最后,她又用法术把金沙变回了月光。

我好奇地问:“这是干嘛呢?”嫦娥姐姐对我说:“每到十五中秋,我都要铲一点点金沙(月光),等铲到只剩一点金边时,我就又让月光慢慢变回来了。”我听了才知道,原来,我们在凡间看到的月亮的变化是这样的'呀!嫦娥姐姐又带我去广寒宫的后院,我发现了一只可爱的小兔子。

嫦娥姐姐告诉我说,这只可爱的小白兔是玉兔,平时,在月亮上无聊时就和它玩一会儿。嫦娥姐姐又给我拿了几块样子好看的月饼,有很多口味。就在这宁静的时刻,突然,不知从哪里冒出了一只大狼狗,汪汪汪地叫个不停,吓得我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嫦娥姐姐突然严肃起来,对着大狼狗狠狠地说:“你再不回去,我就去王母娘娘那告你的状去!”说完,那只大狗立刻跑了,吓得我都哭了。我突然醒了过来,原来,这只是一个梦啊!我好想真能和嫦娥过一天,那样,我的美梦就能实现了。

三、中秋节的由来和风俗?

中秋节起源: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起源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中秋风俗:

八月十三日至十五日为中秋节,俗呼为八月节。街市繁盛,果摊泥兔摊所在皆是。十五月圆时设月光马于庭,供以瓜果、月饼、毛豆枝、鸡冠花、萝卜、藕、西瓜等品,唯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谚云:“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供月毕,家人团坐,饮酒赏月,谓之“团圆节”。又将祭月之月饼按人数切块分食,谓之“团圆饼”。

从习俗上看,过去中秋节有送礼。“中秋,大家互送礼节……,赏奴仆钱,铺户放帐帖,每节如此”。现在送礼更兴旺。节前,弄两辆车,满满的装上月饼果品,挨家挨户送。当然,这里的家和户是指商家客户。送礼,自然是为了联络感情,结款要生意。两年前做这事时还要想想,到底拜的是那里的兔儿爷。今年这风气恐怕更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