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百科全书

四川德格县的海拔平均是多少 四川德格县海拔多少米高

一、四川德格县的海拔平均是多少

平均海拔4325米。

1. 德格县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北部,地处东经98°12′~98°41′,北纬31°24′~32°43′之间,东与甘孜县毗邻,南与白玉县相接,西与西藏江达县隔金沙江相望,北与石渠县接壤,地处金沙江、雅砻江上游。

2. 德格县是一个以牧业为主的县,著名景点有中国三大藏传佛教印经院之首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德格印经院、格萨尔王故里阿须草原。

3. 德格县属大陆性高原季风气候,空气干燥,气温较低,冬长夏短,常年平均气温6.7℃,最高气温极值30℃,最低气温极值-20.7℃。常年平均降水量为623毫米,多集中在5至9月。境内霜冰冻冰雹频繁,降雪期早,日照较长,无霜期115天左右,年均日照1966小时。

4. 县境总面积11025.24平方千米,川藏公路国道317线贯穿县城及部分区乡,雀儿山山口海拔5050千米,有“川藏第一高、川藏第一险”之称。县城距州府康定588千米,距省会成都954千米。截至2011年,全县户籍人口83495人。政府驻地更庆镇。2010年底,德格县国内生产总值约23000万元。

二、历史题:讲述西藏各教派概况。

宁玛派也称“红教”,藏传佛教中最古老的教法。在11世纪形成宗派体系。噶举派是藏传佛教的一个派别,俗称“白教”。萨迦派又名“花教”,形成于13世纪。格鲁派俗称“黄教”,是藏传佛教最大的教派,以转世制度出名。

三、什么是密宗花教

萨迦,藏语意为“白土”,建筑在后藏仲曲河谷白色土地上的寺院称为萨迦寺。因寺院围墙涂有象征文殊、观音和金刚手的红、白、黑三色花纹,所以萨迦派又被俗称为“花教”。

萨迦派的教主由款氏家族世代相传。有血统、法流两支传承。

萨迦派不禁娶妻,但规定生子后不再接近女人。萨迦派僧人戴红色、莲花状僧冠,穿着红色袈裟。

在佛教哲学上,萨迦派特别推重“道果”教授,在教义中最重要的是“道果法”。此外,萨迦派教义中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特点,那就是属于“时轮金刚法”和“金刚持法”的体系传承。时轮金刚法至今是藏传佛教最重要的学科之一。

萨迦派到公元13世纪即中原社会进入元朝时,发展成为具有强大政治势力的教派。萨迦派的第四祖萨班·贡噶坚赞和第五祖八思巴(本名罗追坚赞),分别为元帝国的巩固作出巨大贡献。八思巴被封为帝师,并奉命创制了“八思巴文”。这

种蒙古新文字,在蒙古全境流通使用,为蒙古的社会、文化进步发挥了重大作用。

萨迦派的主寺是萨迦寺。其佛殿后的藏经库可称作是智慧的储存库,所藏一万余钟佛经、佛典,是八思巴时期集中了卫、藏、康三地区的缮写家用金汁、银汁、朱砂、宝石和墨汁精心抄写的,堪称佛教中之珍宝。萨迦寺另有—‘部“方经”,长、宽各一公尺,.上下均用夹板保护着,全部用金汁写成。更被视为宝中之宝。整个萨迦寺共藏佛教经藏四万多卷,其中包括大量“贝叶经”。有人称萨迦寺为“第二敦煌”。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萨迦派于公元1550年在四川德格贡钦寺所设立的德格印经院,这是藏区最著名的印经院。专门刊刻藏传佛教经书、各教派重要著述、历法和医学等于余种典籍,对保护、弘扬藏传佛教文化起了重要作用。

四、岭·格萨尔王的故乡在那里?

德格县的阿须草原上藏区最大的印经院--德格印经院是传说中藏族人民心中的历史英雄格萨尔王的故乡,

五、四川有哪些著名的风景旅游景点

四川是中国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的地区,各个区域的景观特色都不同。以成都为中心以及东部地区是属于四川盆地,经济发达,历史悠久,受汉文化影响较大,主要有成都市内的历史遗迹以及峨眉山、乐山、青城山、都江堰等;四川北部是以九寨沟和若尔盖草原为主的自然景观;四川西部则是青藏高原东麓以及横断山脉,这里不仅有蜀山之王贡嘎雪山、还有理塘大草原、塔公草原等众多自然景观,过了泸定就进入了藏区,所以到了这里还可以感受的浓厚的藏文化气息。四川西南部则是著名的稻城亚丁自然风景区,这里被称为最后的香格里拉,一年四季都有无数游客慕名前来。

四川主要旅游地

成都

成都是四川的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四川省的旅游集散地。成都的景点以文化为主,既可以去武侯祠、杜甫草堂、都江堰参观怀古,也可以行走于宽窄巷子和锦里体验地道的市井文化气息。

主要景点:武侯祠、宽窄巷子、文殊院、锦里、青羊宫、杜甫草堂、青城山、都江堰

成都推荐景点>

川北

川北是四川最热门的旅游目的地,这里有色彩斑斓如仙境的九寨沟,内陆地区最大的草原若尔盖草原,羌族文化遗迹桃坪羌寨,还有最神圣的佛国色达……除了风景优美,川北最具优势的地方就是交通方便,旅游配套设施十分完备,无需你有丰富的旅行经验,也无需完备的旅行计划,你都可以十分方便地包揽大美风光。

主要景点:九寨沟、若尔盖、黄龙、色达、毕棚沟、卧龙熊猫基地、七藏沟、米亚罗、雀儿山、汶川地震遗址、德格印经院

川西

川西是四川的精华所在,美景主要分布在318国道沿线,这里也是“中国景观大道”——318国道的最美的一段。这里有最后的香格里拉--稻城亚丁,有蜀山之王--贡嘎雪山,有海拔最低的冰川--海螺沟,有四川大山观景台之称的牛背山,还有理塘、塔公、八美草原散布其中,四姑娘山也是户外探险者的乐园。不过由于川西的交通非常不方便,绝大多数地方都需要坐车前往,路途上会非常辛苦。另一方面川西的旅游开发程度不大,所以很多地方只能提供最基础的住宿、餐饮。

主要景点:稻城、亚丁、海螺沟、康定、泸定、新都桥、牛背山、四姑娘山、贡嘎雪山、丹巴、理塘草原、格聂、塔公草原

川南

四川南部也是比较传统的旅游地区,这里主要以峨眉山和乐山大佛为主。自古以来这里都是文人墨客游历之地,到现在依然是游人如织。这里离成都非常近,交通非常方便,各类酒店、餐馆也一应俱全,景区内部交通也非常发达。

另外有着恐龙之乡的自贡,拥有蜀南竹海的宜宾,因木棉而命名的攀枝花,也都是非常不错的旅游选择。

主要景点:峨眉山、乐山大佛、自贡、攀枝花

川东

川东地区地处川、渝、陕交界的金三角地区,地域辽阔,生态环境极佳,有著名的三国文化、巴人文化、红军文化以及秀美的自然风光。遂宁的美食与死海、也成了一大旅游亮点。

不过总的来说,川东地区的旅游资源相对较弱,而且也不为大家所关注,如果你不喜欢随大流,希望又一次独特的旅程,也许在这里你会有所发现。

主要景点:遂宁、巴中

四川地处亚热带,受地势的影响,盆地的气候和川西高原山地气候迥然不同。四川盆地属温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冬暖、春旱、夏热、秋雨的特点。

与中国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比较,1月平均温度一般都高出3℃以上,极端最低温度一般高出10℃以上,造成盆地湿气重、雾多、日照少的气候特色。成都一年中阴雨天多达250天至300天。

唐代著名散文家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曾提到:“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后来人们援用“蜀犬吠日”的成语讽喻少见多怪,却也形象道出了四川盆地的阴雨多、少见太阳的气候特点。

盆地雨量充沛,多集中在夏秋季节的7、8、9月间,龙门山――夹金山迎风的东坡,年降水量1300毫米至1800毫米,是中国的多雨区。

晚唐诗人李商隐的“巴山夜雨涨秋池”的诗句,从另一角度揭示了盆地多夜雨的现象,年平均夜雨率高达60%。“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夜雨昼晴给游客的旅行生活带来几许清新、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