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盛京文化的主要特点
《盛京文化》主要内容:盛京四大历史人物、盛京的宗教寺庙文化、盛京民间艺术、盛京的人文景观、世界文化遗产——沈阳故宫、七千年前的村落——新乐遗址、盛京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等内容详细而全面。
二、一条街道上可以走出流行繁华,也可以走出古今沧桑,什么意思
沈阳作为文化之都,历史之城,从发展以来在城市建设方面便颇具古韵。盛京皇城始建于公元前140 年的西汉时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是沈阳城市历史见证和发展的核心区域。如今的盛京皇城已成为具有满清皇家气息和沈阳地域文化内涵的历史文化街区,是展示沈阳历史城市风貌和特色文化的重要窗口,承载着众多历史符号与时代记忆。
虽然今天的皇城,城墙、钟鼓楼已无从寻觅,但皇城整体格局仍依稀可辨,皇城内现存各类文物18处之多,其中沈阳故宫为世界级文化遗产。商业老字号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恢宏壮观的故宫建筑群和布满古迹的传统街巷,依旧弥漫着浓郁的古风遗韵。
盛京皇城历史文化街区是世界历史文化遗产沈阳故宫的所在地,是沈阳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十分重要的支撑条件,是《沈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中确定的历史文化街区之一。在国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盛京皇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已成为实现沈阳文化崛起和全面振兴的重要途径。
自2005以来,十年间始终围绕着盛京皇城的历史保护与发展这一核心内容,开展了从景观改造、街区保护规划、到城市设计等各个层面的规划工作。
2015年盛京皇城被确定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沈阳市按照国家法规及省政府要求,在整合既往规划成果的基础上编制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规划实施过程中,如长江照相馆、帅府宾馆、帅府后巷民居、东北电信管理处旧址等一大批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的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保护规划的编制构建了盛京皇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格局与管理方法,增强了全社会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意识。通过保护规划的有效实施,我们相信历经沧桑的盛京皇城将会展现出沈阳这座古老城市盛世的记忆和新时代的辉煌。
如今我们的沈阳成为了
历史与现代碰撞的城市
一条街道上可以走出流行繁华
也可以走出古今沧桑
虽置身于现代的摩登都市
却能感受到旧时的动荡华年
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良好的城市规划
期待沈阳的明天会更好
三、古代的沈阳是什么地方
盛京1625~1644为后金(清)都城,,即今辽宁省沈阳市。明洪武二十年(1387),曾在此置沈阳中卫,属辽东都指挥使司管辖。天命六年三月,努尔哈赤占沈阳。四月,由兴京迁都辽阳,是为东京。十年又自辽阳迁都沈阳。
四、沈阳属于几线城市
一线城市 外地人太多
五、“沈阳”地名的由来
沈阳是历史文化名城,又是军事要冲,战国时期便在这里建立了军事观察设施———“候”,驻扎有大量军队守卫着。由于军人家属的迁入,逐渐形成规模,就在这里建了城,名叫“候城”。那么后来为什么又叫“沈阳”了呢?
传说候城居民中有一位大家喜爱的少年,他为人善良,忠厚老实,并且十分勤劳。他每天早起晚归,整天在山上打柴,柴禾打多了就主动送给有困难的人家。有一天,他正砍柴的时候,忽然听到凄厉的叫声,急忙向传来叫声的方向一看,只见有一只恶狼正在瞪着大眼睛追赶一只小羚羊,小羚羊跑着跑着被草丛中的萝藤给缠住了,怎么用力也跳不出来。眼看恶狼要扑来,这位心地善良的少年飞跑过去,冲着恶狼举起柴刀就劈,恶狼被砍下了一只耳朵,嚎叫着逃跑了。少年把小羚羊从荆藤里解救出来,天真地对小羚羊说:“小家伙,往后可要小心点,快回家吧!”小羚羊像明白他说的话,站在对面望着他不肯离去。他看小羚羊不走,举手拍一下羊头说:“走吧!”自己背着柴便回家了。
之后,少年照旧每天去砍柴。一天,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他又听到羚羊的叫声,抬头一看,一只大羚羊和两只小羚羊正对着太阳鸣叫。他以为又有什么野兽要残害这些温驯的羚羊,可四处一看,却什么也没发现,便没过去惊动这三只羚羊。在这天夜里,他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在树林里遇到的那三只羚羊,老羚羊感谢他,还说这里的人善良,一定会得到好报。他惊奇地问羚羊:“你怎么会说话?”老羚羊像没听到他说的话,领着两只小羚羊向林中奔去了。他急着大喊:“你怎么会说话?”一下子就急醒了,他觉得这事稀奇,就把这个梦和救小羚羊的事同家里人讲了,慢慢地全城人就都知道了。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奇。说也奇怪,打那以后,这个地方连续几年风调雨顺。有人就附会:三只羚羊向太阳叫是“三羊开泰”,吉祥之兆,并说羚羊是“神羊”,还提出把候城改称“神羊城”,慢慢地候城就被民间公认的“神羊城”取代了。因为“神羊”与沈阳谐音,以后因在沈水北设了沈阳卫,也就把“神羊城”叫沈阳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