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线、青藏线路况如何?
路况指南:
总的说来,川藏线的路况没有青藏线好。这路况不好指两方面,一是路面,川藏北线的路面在四川境内要好一些,成都至甘孜一直是柏油路面,此后就是土石路面了;另一方面是指路线沿线地形和地质情况,川藏北线一路行来,与川藏南线一样,翻山越岭,淌河过溪,很多路段都是修在悬崖上,偶有塌方,而无限风光正是在险峰上才能欣赏得到,因而这条线路依然具有极大的诱惑力。
汽车选择指数:
本来,成都至甘孜一带一般家用小车都可以,但进藏却不行,最好还是选择越野车。
加油指数:
总的来说,加油没问题。只是对汽油的标号不能期望过高,四川境内的丹巴、小金现在是旅游热地,汽油基本问题,再往西行,一直到西藏境内,汽油的标号都不高,很多加油站都只有90#汽油,93#汽油不是每个加油站都有,97#汽油根本就没有。如果汽车对汽油要求高,最好是带上个副油箱和多备几个汽油桶,碰上有好汽油的时候,一定要加满。
住宿指数:
四川境内的住宿比较比西藏境内好,得益于四川加大旅游开发,沿线的四姑娘山、小金、丹巴、炉霍等县条件稍好些,其他的小旅馆住宿条件、卫生状况都差强人意。出发前,还是准备一条睡袋比较好。特别强调,这些地方青年旅馆条件有时候比宾馆以及一般旅馆还好,干净,便宜。入住者多为旅游者,可互相照应,互通信息。
餐饮指数:
这是一条比较艰苦的线路,要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在丹巴之前的路段,由旅游开发,饮食条件还可以,过了丹巴之后,餐饮主要以藏餐为主,川藏北线没有川藏南线跑长途车多,因此,沿线为跑长途的司机们提供服务的小饭馆也没有川藏南线沿途多。如果吃不惯藏餐,最好是带上足够几天的食物和方便食品,沿途提供开水的地方倒很多。
最佳游季:
春冬季雨雪多,道路泥泞且泥石流塌方较多,不易开车前往。最好的季节是夏、秋两季,但要记住一定要避开雨季出行。
这条线路可分为十六段:
从成都到日隆,有时间的话可以在卧龙和可爱的国宝大熊猫合影,翻过海拔4000多米的巴郎山垭口,下午就能住在日隆镇上,傍晚去猫鼻梁或锅庄坪看晚霞中的四姑娘;
从日隆到丹巴,可以饱览小金河两岸古老的碉楼;
从丹巴到道孚,开始进入四川的藏区,这里有康巴藏区最大的寺库塔公寺,还能看到美丽的雪山风光;
从道孚到马尼干戈,甘孜寺、大金寺的诵经之声会一路相伴;
从马尼干戈经竹庆寺回到马尼干戈,为的是去看“西天瑶池”新路海和修行的胜地竹庆寺;
从马尼干戈到德格,翻越海拔4500米的雀儿山垭口,来到藏传佛教的印经中心德格印经院;
从德格到江达,过金沙江大桥进入了西藏;[Page]
从江达到昌都,在新石器时期的卡若遗址感受时间的浮光掠影;
从昌都到丁青,瞻仰藏传佛教格鲁派在西藏东部的最大寺院强巴林寺;
从丁青到那曲,进入美丽的藏北草原,也许能赶上藏民独特的婚礼,欣赏到著名的热巴铃鼓舞;
到第十六段和大青藏线第七到第十段同。
行程里数:2100KM
浏览时间:16天
呷玛嘎孜唐卡的简介
噶玛嘎赤画派属于藏族唐卡的三大流派(勉唐画派、钦泽画派、噶玛嘎孜画派)之一,流行于藏区东部,以四川省甘孜德格和西藏昌都及青海玉树为中心,相传在16世纪由南喀扎西活佛创建,以噶玛巴大法会而得名,又译“嘎玛嘎赤画派”,亦简称“噶智派”。
形成
噶玛噶孜画派脱胎于“门孜”画派。公元16世纪中后期,被称之为第八世噶玛巴·弥觉多吉的“化身”的南喀扎西从师于门孜派画师贡却班德的门下,后来,又得到第五世夏玛巴贡却银拉和四世杰曹活佛扎巴顿珠的指导。南喀扎西以“门孜”画派的技法为基础,将印度“利玛”响铜造像的造型特点与汉地“丝唐”的艺术风格融为一体,从而创立了“噶玛噶孜”画派。在南喀扎西创立“噶孜”画派时期,还有几位著名的绘画大师如:达布热强巴·却吉丹贝坚赞、噶玛森哲和噶玛却居巴等。继南喀扎西之后,他的得意门生曲扎西、尕学噶玛扎巴、扎西扎巴、弥觉多吉等继承了先师的事业,特别是弥觉多吉以先师理论为基础,结合实践,撰写了《线准太阳明镜》美术专著,为噶孜派形成系统的绘画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
其后,十世噶玛巴曲英多吉从一套罗汉丝绢唐卡中发现了汉族界画和青绿山水技法的妙处,开始以工笔重彩绘制唐卡,作品具有浓重的汉族风格,有别于卫藏地区的勉唐、钦则两大画派。在南喀扎西之后,又有两名画师继承了噶孜派画风,一是却吉扎西,以青绿设色著称;一是噶旭噶玛扎西,以独创出新著称。他们与南喀扎西一道,被誉为噶孜三扎西。
继噶孜三扎西之后,康巴炉霍郎卡杰大师的微型唐卡堪称一绝,而被誉为工巧天毗首羯摩化身的德格普布泽仁大师留存在德格印经院的画版几乎成为噶孜画派的范本。噶孜画派承传谱系十分明晰,历代名家辈出。派系传承中因地域、师承诸种关系而派生分支,导致风格变化,形成旧噶孜派和新噶孜派。
基本特点
关于“噶玛噶孜”画派的特点,具体而言,体现于以下方面:
1、画布制作独特:画布是天然矿石粉和布料的完美结合,经久赖用;
2、颜料独特:以各类天然颜料为母色,以金、木、水、火、土、石、骨、花、草9大支,调制出32中支进而变化出158小支诸种色相。汇聚天地万物灵气于画中;
3、汇聚天地万物灵气于画中的各种人物及事物,让修行和观赏者更觉得亲切实在;
4、细腻的处理作画手法,尤其表现在金类颜料的制作和处理上,让该画派具有别的画派不具有的“宝石线”;
5、时空处理较为灵活,采用了散点透视的手法,结合了汉式山水和藏式工笔的优点,使画面显得更为深遂神秘而丰富。
6、嘎玛嘎孜画派的唐卡装帧独成体系,讲究单传传承,至今传到第18代嘎松多吉大师。
7、嘎玛嘎孜唐卡装帧手工制作繁密精巧,让唐卡具有浓郁的传世珍品装饰韵味。
主要特点
“噶玛噶孜”画派一个最突出的特点,便如司徒·曲吉迥乃自己所概括的那样:“噶玛噶孜画派的用笔和色调吸收了内地工笔画的风格,而空间环境的布局则采纳了印度画风,在总体格调上继承了‘门派’和‘钦派’的传统,兼容了三种绘画的优点和长处。”从美术理论上说,“噶孜”画派在散点透视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
噶孜画派最显著的特点是施色浓重,对比强烈,画面富丽堂皇,故在数百年中逐渐形成一套颜料制作与使用的特殊技法。创作中以天然颜料为母色,能调出9大支32中支进而变化出158小支诸种色相。黄金的运用是藏传佛教绘画的一大特色,因使用金色被视为对神佛最神圣的供养。噶孜画派有一套研制金汁及涂金、磨金、勾金线、刻金、染金的绝技,可将金色分成多种冷暖变化,可在黑地上用金线勾画十几种不同的层次效果,还可在大片涂金的地方用九眼石制成的笔摁出各种线条(俗称宝石线)。
嘎玛嘎孜画派最独特的特点,就是装帧考究,而且是单传传承,从装帧的选用材料:布、丝绸、针线、以及牙条、颜色、布局等,都相当的考究,让装帧的布和画完美的融为一体,这是别的画派装帧所不具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