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洲人文风情
埃及:常称对方“阿凡提” 在埃及,人们在见面打招呼时,常称呼对方为“阿凡提”。阿凡提是阿拉伯语的音译,意思是“先生”、“阁下”。最广泛使用的问候语是“赛拉姆而来依库姆”,意思是祝你平安。对方要回答的是“
而来依库姆赛拉姆”,意思是也祝你平安。
突尼斯:握手后把右手放胸口 突尼斯人与客人相见的基本礼节是握手礼。握手后,他们还要把右手放在胸口,以示出自于内心与客人真诚的相见。
埃塞俄比亚:握手至问候完毕 埃塞俄比亚人与熟人相见,一般总要摘下帽子相互鞠躬问好,如身披“沙马”裹住头的,要摘下帽子甚至撩起“沙马”露出肩膀,问候致意要长达一两分钟,甚至更长。
饮食:席间也讲老幼尊卑 在非洲,很多地方吃手抓饭。大家围坐一圈,每个人用左手按住饭盒或菜盒的边沿,用右手的手指抓自己面前的饭和菜,送入口中。饭毕,长者未离席时,晚辈要静坐等候。
在非洲的不少地方,吃饭时有着严格的礼仪,甚至连牛羊鸡鸭的每个部位归谁吃都有规定。如在马里,鸡大腿让年长的男人吃,鸡胸脯肉归年长妇女吃;当家的人吃鸡脖、胃和肝;鸡的头、爪和翅膀由孩子们分食。
禁忌:食指指人、左手递东西 在非洲,还要特别注意他们忌讳。例如尼日利亚忌讳用食指指向别人,也忌讳别人用食指指着自己,认为这样做是一种挑衅行为;若是有人伸手并张开五指指向自己,那问题就更加严重了,它相当于辱骂祖宗。
阿尔及利亚人忌讳左手传递食物和东西。他们认为左手下贱、肮脏,所以,使用左手是极不礼貌的。
二、关于非洲文化
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南部,地夸赤道,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非洲有将近700种语言,并且有多种信仰,因此,与之相适应的音乐样式和一般文化特征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是,黑人非洲音乐的多样性决不会影响整个地区在音乐中的统一性。在音乐的社会功能及其运用方式、旋律和节奏的构成原理、乐器类型等音乐特征方面,黑人非洲音乐文化区的音乐风格上的共同性显而易见。
主要音乐体裁形式有:(1)民俗歌唱:在黑人非洲的社会里,歌唱成为从日常生活中涌现的自然行为。另外,拥有各种各样的职业或半职业音乐家也成为黑人非洲的特征之一。 (2)民俗舞蹈与歌舞、乐舞: 在黑人非洲的音乐生活中,舞蹈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黑人非洲的舞蹈按其表现内容和运用场合来分类,大可以分为仪式性舞蹈和娱乐性舞蹈。从舞蹈表现手段的形式特点来看,黑人非洲的舞蹈大致可以分为:歌舞、乐舞、假面舞、高跷舞等。
乐器与器乐: 在黑人非洲的乐器中,鼓和鼓乐是最具特色和最为重要的乐器和器乐,不仅种类多样,节奏丰富,表现力强,而且被运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黑人非洲乐器的类别有:体鸣乐器、膜鸣乐器、弦鸣乐器、气鸣乐器。
黑人非洲音乐的风格和审美特征是讲求打击乐器节奏、音色变化的音乐美。在音乐形态方面有如下特点:(1)以鼓为代表的打击乐器在黑人非洲音乐中具有重要位置。(2)复杂多样的节奏。(3)音阶、旋律和演唱形式特征。(4)多声部唱法.
三、非洲有哪些人文景观?
非洲是人类起源地之一。早在6000多年以前,尼罗河一带就发展了灌溉农业。在公元前8到6世纪,古代苏丹建立了非洲内陆第一个文明古国——库什国家。名的津巴布韦遗址(“石头城”)是撒哈拉以南规模最大、保留最完好的石头建筑群,它们是公元6~8世纪的遗物。
四、非洲人民习俗
非洲的风土人情
一般地说,北非国家遵循阿拉伯的礼仪、规则及行为准则,采用阿拉伯的手势语言及礼貌习惯;中非国家沿袭黑非洲的多种文化的特点,而南非在很大程度上受荷兰及英国影响。
埃及:在埃及,每周的工作日是从星期六到星期四,星期五是穆斯林的休息日。所有的人,要进入清真寺,都必须脱鞋子。如果被邀请到埃及人家吃饭,习惯上带花或巧克力作为礼品,在送礼或受礼时,一定要用双手或右手去接,千万不能只用左手。
利比亚:在利比亚安排会晤要尽量提前,并准时到达。但利比亚人对时间的运用很灵活,他们并不很遵守时间表上的安排。邀请吃饭或参加招待会是一般的款待形式。
南非:在南非,存在严格的有关种族与肤色的习俗和社会成规,在这方面,你最好效仿你的东道主行事。在南非很难避免谈到当地政治,尤其是种族隔离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