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百科全书

海底到底有多深 海底到底有多深百科

一、海底究竟有多深?

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 马里亚纳海沟位于太平洋的西部,是太平洋西部洋底一系列海沟的一部 分。它位于亚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之间,北起硫黄列岛、西南至雅浦岛附近。其北有阿留申、千岛、日本、小笠原等海沟,南 有新不列颠和新赫布里底等海沟。全长2550千米,为弧形,平均宽70千米,大部分水深在8000米以上。最大水深在查林杰海渊,为11034米(各年测得深度不同),是地球的最深点。 马里亚纳海沟的最深处叫查林杰海渊,它的名字是为了纪念发现它的英国“查林杰8号”船而得名的。1951年查林杰8号探测出的深度为10836米;1957年前苏联的Vityaz号船利用声波反射装置测量的深度为11034米;1960年美国的载人潜水器“的里亚斯特号”成功地到达查林杰海渊的海底,利用铅锤测量得到的深度为10912米;1984年日本的卓阳(Takuyo)号船测出的深度为10924米;1995年3月日本的海沟号潜水器测得的深度为10911.4米。

二、水深一万米下面的海底都有什么动物?它们是怎么承受水压的?

地球上水深能达到一万米的海底,实际上只有马里亚纳海沟中很局限很小的一点点地方,是大洋板块俯冲造成的。那里也有钩虾、海参、多毛类、有孔虫、线虫等游泳或底栖动物。其它的生物为是肉眼无法分辨的微生物,包括细菌和古菌等。 

在深海的生物体内是没有气体或气囊的。相对于气体来说,压力对生物体内的液体体积变化的影响要小得多,另外,估计这些生物能夠调节其体内的液体以达到与外界的压力平衡。 

本答案由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特聘教授周怀阳回答提供。

三、海洋生物作文资料大全

在大海中潜水时,倘若你抬头望,便会看到一把把晶莹透亮的“伞”像神话中仙女的轻纱,神奇而美丽。它就是海蜇。

海蜇有个得力的助手—一种淡红色的小虾,每当遇到捕海蛰的人来了,小虾会马上察觉情况不对,同时会告诉海蜇。当然,海蜇也不会忘恩负义,每当到了营养丰富的水域,海蜇总让着小虾。

继续向下潜,到了海底,在岩石上有一条条粗大的管状海绵。海绵?哦,可不要误会,它们可不是日常生活中的海绵,它们是一种原始的多细胞动物。

看似柔弱的海绵有一种“看家本领”——再生能力。

海绵的再生能力非常惊人,假设你将它们切成一块一块的,再将它的“尸体”抛入大海,在这同时海绵拿出了它的“看家本领”。它们再一次得到大海的滋润后,会在几天后恢复“元气”,重新耸立在岩石上。

知道吗?海底还有食肉的海藻;耐高温的庞贝虫在海底火山口81摄氏度含有硫化氢和多种重金属的地方维持生命;被誉为“活化石”的鲎,体内流着的是含有大量铜的蓝。

海洋里还有绚丽多姿的珊瑚,笨重的海龟,凶猛的鲨鱼,庞大的鲸,聪明的海豚……

海洋里的动物说也说不完,让我们一起去探索这神秘的海洋吧!

四、深海里生存的极限动物有哪些?

俗话说“万物生长靠太阳”,可在海底黑烟囱周围却生活着一群极限生物,它们并不认同这个道理。

要知道,在两三千米的海底,阳光照不进来,海水热液的温度高达400摄氏度,而周围的海水温度只有2摄氏度左右,真是“一边是烈焰,一边是冷水”,那里还有很多含硫的有毒气体。

在这样严酷的极限环境里,居然生存着一大群各种各样的生物。它们有虾、螃蟹……种类之多一点儿都不比热带雨林里的生物群落逊色。

那么,这些热水煮不熟,冰水冻不死的生物都吃什么呢?在海底生活着一种奇特的细菌,那就是硫细菌。硫细菌不用阳光,不用氧气,它们依靠硫黄在发生化学反应时释放出来的能量生存。这些硫细菌就是其他生命的食物。

在很久以前,科学家就曾发现深海里有生命存在。当时,“阿尔文号”考察船在东太平洋加拉帕戈斯群岛附近,在几千米深的海下发现,这个终年黑暗没有阳光的世界是一个繁衍生命的沃土。

在这里生活着许多贝、白蚌和红冠蠕虫等动物,但其形状与阳光世界里的有很大区别。

深海里的红冠蠕虫最长的达两三米。它用白色外套管把自己固定在岩石上,保护着自己柔软的身体。它没有消化系统,就靠着伸出套管的身体过滤海水中的食物。

有人曾对这些深海生命的生存条件进行过分析,认为海水经过高温和高压,所含的硫酸盐变成硫化氢,有些细菌就靠着硫化氢进行代谢,靠吸收温泉热能而得以繁殖。

一些小动物则靠过滤这些细菌生存,大的动物又以小的动物为食物。

就这样,在没有阳光的深海世界里形成了一条独特的食物链,由此而维持了一系列生命的生存。

在万米深的海沟中也有数量不少的海洋动物。这些动物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海洋环境中生活,主要食物是一些海洋动物的尸体被分解的物质。

近些年来,人们在洋中脊的深谷中也发现了许多海洋动物,例如:甲壳类、蛤、海参等。然而,这些动物个体比其他深海动物要大许多。

红冠蠕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