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百科全书

人们具有的文化素养是和生俱来的吗 人们具有的文化特征

一、人们具有的文化素养是与生俱来的吗?如何提高民族的文化素养

(1)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起来的。

(2)民族文化素养的提高,离不开生活、实践和教育。作为国家和社会,要大力发展科学、文化和教育事业,以创造良好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作为公民个人,要努 力学习,积极实践,吸收文化营养以提高自己。

此题有两问,应分别作答。对于第二问的回答,应注意从不同的主体入手,既要考虑国家、社会层面,又要考虑公民方面。

二、什么的文化素养??

文化素养,严格来说是一种用优势文化(影响较大、较广,被大多数人认同并接受的文化)中的习语、隐喻和非正式内容流利交谈的能力。

当然,通俗点讲,就是人的学识、知识、以及通过学习知识和感悟周围文化氛围而培养出来的素质。

三、文化素质包括什么?

包括

定义1:《词海》对素质一词的定义为:①人的生理上的原来的特点.②事物本来的性质.③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素质应是第三个定义.那就是大学生从事社会实践活动所具备的能力

定义2:所谓素质,本来含义是指有机体与生俱来的生理解剖特点,即生理学上所说的“遗传素质”,它是人的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基础.按此,定义素质为:当你将所学的一切知识与书本忘掉之后所剩下来的那种东西,想来就不无道理

定义3:“素质”是指个人的才智、能力和内在涵养,即才干和道德力量.⑧历史学家托马斯·卡莱尔就特别强调作为英雄和伟人的素质方面.在他看来,“忠诚”和“识度”是识别英雄和伟人最为关键的标准

定义4:“素质”是指人的体质、品质和素养.素质教育是一种旨在促进人的素质发展,提高人的素质发展质量和水平的教育活动.一个有学识不具备教育能力的人可以从事别的职业,但不能从事教师职业

四、如何理解“人文素养”,“科学素养”的内涵

人文素养:

理解“人文素养”,遵循字面的内涵表述和组合意义,就是最实际、最便利的途径。“人文”,在这里当为确定的“人文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哲学、文学、法学等);而“素养”肯定是由“能力要素”和“精神要素”组合而成的。所谓的“人文素养”,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

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Scientific Literacy):国际上普遍将科学素养概括为三个组成部分,即了解科学知识;了解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目前各国在测度本国公众科学素养时普遍采用这个标准。 具备基本科学素养:只有在上述三个方面都达到要求者才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