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百科全书

中国人需要了解的70个传统文化常识 中国人需要了解哪些知识

中国人需要知道的70个传统文化常识

中国人需要知道的70个传统文化常识

【五行】木、火、土、金、水。

【入卦】乾、震、坎、艮、坤、巽、离、兑。

【五音】宫、商、角、徵、羽。

【九宫】乾宫、坎宫、艮宫、震宫、中宫、巽宫、离宫、坤宫、兑宫。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五彩】青、黄、赤、白、黑。

【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

【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汉字六书】落笔、转笔、藏锋、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

【书法九势】落笔、转笔、藏锋、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

【配药七方】大方、小方、缓方、急方、奇方、偶方、复方。

【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四大名著】罗贯中《三国演义》、施耐庵《水浒传》、吴承恩《西游记》、曹雪芹《红楼梦》。

【四大文化遗产】《明清档案》、《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经卷》。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

【四大名绣】苏绣、湘绣、粤绣、蜀绣。

【四大名花】牡丹、菊花、山茶、水仙。

【四大名扇】檀香扇(江苏)、火画扇(广东)、竹丝扇(四川)、绫绢扇(浙江)。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刘桢。

【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

【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

【扬州八怪】金农、郑燮、黄慎、李、李方膺、汪士慎、罗聘、高翔。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饮中八仙】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

【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三山】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浙江雁荡山。

【五岳】河南嵩山(中岳)、山东泰山(东岳)、陕西华山(西岳)、湖南衡山(南岳)、山西恒山(北岳)。

【五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

【四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五岭】大庚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

【六畜】牛、羊、猪、马、鸡、狗。

【四大名桥】广济桥、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

【四大石窟】莫高窟(甘肃敦煌)、云冈石窟(山西大同)、龙门石窟(河南洛阳)、麦积山石窟(甘肃天水)。

【四大碑林】西安碑林(陕西西安)、孔庙碑林(山东曲阜)、南门碑林(台湾高雄)、地震碑林(四川西昌)。

【四大名塔】嵩岳寺塔、飞虹寺、释迦寺、千寻塔。

【四大道教名山】湖北武当山、四川青城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

【四大名亭】湖心亭(浙江杭州)、醉翁亭(安徽滁州)、陶然亭(北京)、爱晚亭(湖南长沙)。

【四大名刹】栖霞寺(江苏南京)、国清寺(浙江天台)、灵岩寺(山东济南)、玉泉寺(湖北当阳)。

【五大名窑】钧窑、汝窑、官窑、定窑、哥窑。

【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十国】吴、南唐、吴越、楚、前蜀、后蜀、南汉、荆南、闽、北汉。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七大古都】西安、南京、北京、洛阳、开封、杭州、安阳。

【清代七大藏书阁】文渊阁、文源阁、文津阁、文溯阁、文宗阁、文汇阁、文澜阁。

【四大神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四画四君子】梅、兰、竹、菊。

【中国古代四大名剧】《西厢记》、《桃花扇》、《牡丹亭》、《长生殿》。

【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豆。

【三皇】通常指伏羲、燧人、神农。

【五帝】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三藏】经、律、论。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六腑】胃、胆、三焦、膀胱、大肠、小肠。

【八股】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

一年级小学生常识题

1. 适合小学一年级的科普知识

安全小知识

用火安全小知识

一、是液化石油气灶具不能放在卧室、办公室、阳台或仓库、礼堂等公共场所内,以防漏气失火。

二、是正确掌握开关的使用方法,要火等气,不要气等火,用毕切记关阀门、开关,阀门坏了要及时更换。不要让儿童使用灶具或随意玩弄开关。

三、是使用液化气时,要有人看管,不可远离,随时注意调节火头的大小,防止汤水外溢浇灭焰或被风吹灭火焰,引起跑气。

四、是液化气罐应直立,不能倒放,更不能用开水泡或火烤。

五.是如发现有气漏出,应立即采取措施:打开门窗,用扇子煽,以便通风换气(但不能用电扇吹),然后查找漏气部位。

灭火基本知识

(1)隔离法:这是一种消除可燃物的方法。

(2)窒息法: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减少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使火源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

(3)冷却法:用水或其他灭火剂喷射到燃烧物上,将燃烧物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迫使物质燃烧停止;或将水和灭火剂喷洒到火源附近的可燃物上,降低可燃物温度,避免火情扩大。

(4)抑制法。

希望能帮到你

2. 求小学一年级数学小知识

数学小知识

数学符号的起源

数学除了记数以外,还需要一套数学符号来表示数和数、数和形的相互关系。数学符号的发明和使用比数字晚,但是数量多得多。现在常用的有200多个,初中数学书里就不下20多种。它们都有一段有趣的经历。

例如加号曾经有好几种,现在通用+号。 +号是由拉丁文et(和的意思)演变而来的。十六世纪,意大利科学家塔塔里亚用意大利文più(加的意思)的第一个字母表示加,草为μ最后都变成了+号。

-号是从拉丁文minus(减的意思)演变来的,简写m,再省略掉字母,就成了-了。 到了十五世纪,德国数学家魏德美正式确定:+用作加号,-用作减号。

乘号曾经用过十几种,现在通用两种。一个是*,最早是英国数学家奥屈特1631年提出的;一个是· ,最早是英国数学家赫锐奥特首创的。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认为:*号象拉丁字母X,加以反对,而赞成用· 号。他自己还提出用п表示相乘。可是这个符号现在应用到 *** 论中去了。

到了十八世纪,美国数学家欧德莱确定,把*作为乘号。他认为*是+斜起来写,是另一种表示增加的符号。

÷最初作为减号,在欧洲大陆长期流行。直到1631年英国数学家奥屈特用:表示除或比,另外有人用-(除线)表示除。后来瑞士数学家拉哈在他所著的《代数学》里,才根据群众创造,正式将÷作为除号。

十六世纪法国数学家维叶特用=表示两个量的差别。可是英国牛津大学数学、修辞学教授列考尔德觉得:用两条平行而又相等的直线来表示两数相等是最合适不过的了,于是等于符号=就从1540年开始使用起来。

1591年,法国数学家韦达在菱中大量使用这个符号,才逐渐为人们接受。十七世纪德国莱布尼茨广泛使用了=号,他还在几何学中用∽表示相似,用≌表示全等。

大于号〉和小于号〈,是1631年英国著名代数学家赫锐奥特创用。至于≯≮、≠这三个符号的出现,是很晚很晚的事了。大括号{ }和中括号[ ]是代数创始人之一魏治德创造的。

3. 小学一年级题目:知识是什么

什么是知识? 把识别万物实体与性质的是与不是,定义为知识。

知识:经验的固化 ①人类的认识成果。来自社会实践。

其初级形态是经验知识,高级形态是系统科学理论。按其获得方式可区分为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

按其内容可分为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思维科学知识。哲学知识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知识的总体在社会实践的世代延续中不断积累和发展。 ②有关学术文化的:知识界|知识分子。

③相识;朋友:朝廷大臣多有知识的。 ] [ 知识就是概念之间的连结。

它是概念的内容的一个方面。概念的内容的另一个方面,就是与直观之间的连结。

我们构造概念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把握直观。因此,概念与概念之间必需彼此连结形成知识。

有了知识才有力量,才能去把握直观]。汉语词义 1.“知识”的“知”,字从矢从口,矢亦声。

“矢”指“射箭”,“口”指“说话”。“矢”与“口”联合起来表示“说话像射箭,说对话像箭中靶心”。

本义:说的很准(一语中的)。 “不知”或“未知”就是指话没有说准,就好像射箭没有击中靶心。

箭有没有射准,可以由报靶员证实;话有没有说准,可以由公众检验。举例:十八世纪的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声称他知道了哈雷彗星的行为规律,并预报说这颗彗星将于1759年重新出现。

后来,在1759年1月21日,人们果然又一次看到了这颗彗星。哈雷说的很准,这就是“知”。

2. “知识”的“识”,繁体写作“识”字从言从戠,戠亦声。“戠”字从音从戈,《说文》称此字的字义已因师承中断而阙如。

但其实我们现在还是可以了解其本义的。“戠”字从音从戈,本指古代军队的方阵操练。

“音”指教官的口令声(也包括号令军阵进退的鼓声、金声,军人的喊杀声),“戈”指参加操演的军人及其武器。随着教官的一连串指令声,军阵会出现整体前进或后退、整体左移或右移、横排队列依次前进、一起向左挥戈、一起向右挥戈……等等整齐划一的团体动作,在检阅台上往下看军阵操练,就好像我们在体育场看台上观看团体操表演,会看到参演人员整齐划一的动作所形成的各种图形。

因此,“戠”字本义就是“规则图形及其变换”。凡从“戠”之字皆有此义。

例如,“织”就是在布匹的制造过程中加入图案,使其成为花布。又如,“帜”就是在旗布的制造过程中加入本国的图案,作为本国的标志,如中国国旗有五星图案,美国国旗有星条图案,英国国旗有米字形图案,等等。

再如,“职”就是团体操参演人员,他的任务就是用耳朵接受指令,然后作出要求的动作。每个参演人员都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团体操变换出各种图形。

综上所述,我们在此给出“识(识)”的本义、引申义。本义:用语言描述图案的形状和细节。

引申义:区别、辨别。举例:“识字”就是“根据字的形状、结构、笔画认字”。

3.“知识”一词的汉语本来词义:指学术,文化或学问。

4. 【小学音乐基本知识】

小学音乐乐理知识汇总 一年级:1、要掌握好歌曲节奏,认识五线谱或简谱音阶,要学会说唱音高,纠正走调.2、能读出四分、和八分节奏的不同.3、能感觉出两拍子和三拍子的不同.4、能听辩出音的长短.二年级:1、要学会手势音阶,唱准,能够听唱歌曲,认识简单音符.2、认识弱起小节.3、认识附点 4、认识反复记号,知道其作用.5、认识字母谱,用唱名唱出旋律.6、认识重音记号.三年级:1、会识谱唱歌.2、掌握个别音符时值.3、认识升降记号,掌握其作用.4、巩固弱起小节的唱法.5、复习附点的知识,将附点音符唱准.6、认识五线谱中的八分休止符.四年级:1、要进入二声部训练,能够识唱整首歌曲乐谱,能够听出敲击的节奏,并记录.可自己创编节奏.2、认识附点四分音符、附点八分音符、顿音记号、连线、升级号、强弱记号.3、掌握二、三、四拍子的指挥简单手势.4、初步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并能简述音乐含义.5、了解简单的音乐创编知识,间奏、乐器等.五年级:1、熟练掌握歌曲中的特殊节奏(六拍子拍号).2、唱准装饰音和带记号的音.3、欣赏的音乐能够有一定自己的见解.4、唱好二声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六年级:1、能够很快识谱唱歌,并且可以进入三声部练习,可以很准确的演唱本学期要求掌握的戏曲片段.2、欣赏曲目可以更加广泛,培养学生深层次欣赏能力.3、掌握二、三、四拍子的指挥简单手势.4、节奏摸进主要训练节奏与节拍的同时进行.5、认识了解西洋乐器和民族乐器.。

5. 小学生自然知识试题

1.一棵树一年能吸收14.5公斤二氧化碳,产生11公斤氧气。

. 2. 食盐有清除异味和洁白马桶的功能,是非常好用的天然清洁剂。

3.日常操作电脑时,用完电脑后一定要洗脸。身体和电脑屏幕应该尽可能保持不少于70厘米的距离。

4.白菜、菠菜、芹菜、胡萝卜、桃、葡萄、苹果等适宜在0℃保存。

5.番茄、黄瓜、柿子、栗子等最好放在冰箱冷藏室的抽屉中,而且不宜久存。

6.香蕉、柠檬、南瓜等适宜储藏温度是13℃~15℃,低温储存容易使之变黑、腐烂。火腿、巧克力、面包等也不宜在冰箱内保存。

7.了解家居中污染的存在,就可以引起您注意,下面这些就是常见的、容易让人忽视的家居污染。

8.不能用碱性溶液洗涤不锈钢餐具。

9.冷冻后的熟肉如要食用,应加热后再吃。

10.衣服干洗后不要立即穿在身上,应挂在通风的地方,待有害气体充分地散发后再穿着。

11.在使用热水器时,一定要保持室内的通风。

12.存放在容器中三天以上的水,不宜饮用。

13.为了维护人体健康和正常发育,居室日照时间每天必须在2小时以上。

14. 当居室净高低于2.55米时,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较高,对室内空气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