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果历史是一群喵猫咪原型
该漫画里的猫咪并没有原型。
《如果历史是一群喵》出现的角色,都是卡通猫的样子,圆滚滚的非常可爱。根据历史人物的特点,每只对应的猫都特色鲜明。
《如果历史是一群喵》,作者肥志。这是一部以华夏历史为主线,依据二十四史的文献资料编绘的历史漫画,是一部可以让读者更容易理解的漫画中国史。
二、丽江旅游什么时候算淡季?
丽江七八月份为旅游旺季,十一春节也是旺季,丽江古城客栈众多。有个叫悦榕庄的最为有名,纳西净地客栈则最具纳西本土人文气息,纳西净地客栈的房东就是纳西著名歌手肖煜光,客栈极具纳西文化,客栈名字正是源自风靡古城的纳西语歌曲《纳西净地》。
江由于地处中国西南横断山区,其气候垂直分布明显, 虽处高原,终年看见雪山,但雨量充沛,干湿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在12 .6~19.8℃之间,最热月平均气温为18.1~25.7℃,最冷月平均气温为4~11.7C。大部分地方只有温凉之更迭,无寒暑之巨变,春秋相连,长春无夏,形成了明显的干季和湿季。丽江年均降雨量为1000毫米左右,5~10月为雨季,降雨量占全年的85%以上,7、8两月特别集中。由于地处低纬高原,终年太阳辐射较强。丽江坝年日照时数为2530小时,光能充足,年太阳辐射量每平方厘米为146.5千卡,为云南省最高值区。
丽江天气是高原气候,早晚温差大,一般是早晚厚外套或者羽绒服(即使夏天也是),白天大多都阳光明媚穿短袖T恤超短裙都没事(即使冬天也是)。嘎嘎。但是外套要常带在身边噢,以防天气意外变化引起感冒。丽江地区植被丰富高原反应不会很强烈,丽江葵花宝典里描述,如果要去三千米以上的高海拔景点,也必须在丽江游玩休整几天以便适应高原反应的过渡期。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辖1镇14区。县城大研镇古城,海拔2400米,城区面积6平方公里,人口约6万人。有纳西、汉、白、傈僳、普米、彝、藏、苗等民族。其中纳西族占全县总人口的57.7%。战国时属秦国蜀郡。汉属越郡。三国属云南郡。南朝为遂段县,大约在此时纳西族先民迁于此。唐时曾为姚州都督府地,后为吐蕃,南诏地,称桑川,属剑川节度。宋为大理善巨郡地,开始建城,忽必烈南征大理,以革囊渡金沙江后曾在此驻兵操练,“阿营”遗址仍在,当时居民已有千余户,至元十三年改为丽江路,丽江之名始于此,以依傍于丽江(金沙江古名) 湾而得名。明末已具规模,日渐繁荣,本地土司木氏所营造的宫室非常华美,徐霞客在游记中谓其“宫室之丽,拟于王者”,而丽江府“富冠诸土郡”。《明史云南土司传》则言“云南诸土官知诗书,好礼守义,以丽江木氏为首”。府城大研之名亦始于明代。以其位于丽江坝子中心,四周青山环绕,形似一巨砚,故名大研(砚)厢。清为丽江府。雍正元年(1723),改土设流,结束木氏土司元代以来的世袭统治。乾隆三十五年(1770),置丽江县,1961年成立丽江纳西族自治县。
景点海拔
玉龙雪山5596米
丽江古城2416米
拉市海2437米
云杉坪3205米
白水河2950米
甘海子3100米
玉峰寺2760米
白沙壁画2500米
虎跳峡1800米
长江第一湾1850米
泸沽湖2685米
牦牛坪3800米
老君山主峰4247米
玉龙雪山四季滑雪场4500米
冰塔林4600米
三、陈冬冬乒乓球教练的原型是谁?
《我和我的祖国》里的陈冬冬乒乓球教练,是由吴京饰演的。他不是现实中的某位教练,而是中国女排三连冠的历史时刻下一位热爱体育、心系祖国荣耀的普通民众的缩影,他不仅是一名普通的体育教练,更是中国女排夺冠的一名历史见证人。
国庆献礼大片《我和我的祖国》,徐峥导演执导的“夺冠”单元,以中国女排在1984年奥运会和2016年奥运会的两次夺冠为背景,以小男孩“陈冬冬”为主人公,时间跨越32年,“以小见大”呈现了中国体育健儿们的薪火相传,设计得颇具巧思。
此前的“相遇”单元的结尾,女主角任素汐在1981年,在电视新闻上,终于得知张译饰演的恋人“高远”,是为我国核武器事业做出杰出贡献、壮烈牺牲的无名英雄之一,泣不成声。
而楼下是恰逢中国女排在世界杯女排赛七战七胜,首夺世界冠军,80年代的年轻人们纷纷自发上街,高喊“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女排精神”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学习的榜样,奋勇投身到现代化建设中去。这正是我们的父辈们都曾经历过的火热青春,让无数人感同身受。
更和刚刚结束的世界杯女排赛,中国女排十一战全胜,第十次夺得世界冠军,形成了艺术与现实的完美嫁接,堪称冥冥中自有天定的神来之笔!
1981年,世界杯女排赛,中国姑娘经过2个半小时苦战,击败了强大的美国队。主攻手郎平打出102次扣球,决胜局进攻成功10次的惊人数据,在一场主攻手的巅峰对决中,完胜了美国名将海曼。
在最后一场对日本队的冠军决战中,先胜两局,比小分已经拿下冠军后,中国队迅速调整情绪也顽强顶住了对手的反扑,以3:2取得最后一场胜利,七战七胜完美收关,首次夺得世界冠军。
一年后,1982年世锦赛,中国女排在小组赛遭遇沉重打击,被以快攻针对性打法的美国队3:0完胜,6-15、9-15、11-15,三局输掉19分。然而,女排姑娘们很快调整心态,重整旗鼓,迎难而上,复赛中连续3:0力克古巴队和苏联队两大劲敌,杀入半决赛,并3:0力克老对手日本队。
决赛中,面对3:0完胜美国,士气正旺的东道主秘鲁队。中国队狠抓开局,为15-1、15-5、15-11打得对手溃不成军,最终首次夺得世锦赛冠军。
时间到了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因为苏联为首的苏东集团抵制,苏联、古巴两强缺席,中国队夺金的最大障碍,依然是美国和日本两个老对手。
中国队小组赛连克巴西,西德,1:3输给美国,半决赛3:0击败日本,决赛再与美国队这个东道主争夺冠军。也就是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之《夺冠单元》讲述的故事。
上海市某小区的整个弄堂,大家伙儿无分男女老幼,人人围着一台电视机,争看女排争冠的情形,正是当时神州大地上各个城市均不约而同发生的情形。
确实那时我国的经济还不发达,人们也不富裕,哪怕是屏幕狭小、信号时常中断的黑白电视机,也只有少数家庭购置了,要给邻里们合看,是普遍现象。然而,贫乏的物质条件,丝毫不掩盖人们饱满而充足的精神热情。
当国门初开后,确实有太多人被西方国家强大的物质财富和经济实力,直接吓倒和压垮,对国外生活无比艳羡,很多人就和影片中刘涛饰演的“小美母亲”那样,毅然抛家弃舍,拖儿带女,选择了出国谋生。
然而,同样也有很多人,面对这样的巨大差距,选择是脚踏实地,扎实苦干,迎头追赶。那时在赛场上连续击败了美国、苏联、日本等强国的中国女排,早已经不止是一只运动队的成就,而是在最关键的时候给了国人充足的信心,她们证明了中国人是能够战胜列强,成为世界第一的。
所以,在美国举行的奥运会,中国女排能否在对手的家门口夺金,实现三连冠,寄托着当时十亿中国人共同的梦想。片中一位老大爷的「我们铁榔头的一记扣球,把美国队那个海曼,打成一条带鱼」的台词,正是对对手的轻蔑中带着自信和骄傲。郎平带领的女排姑娘们,就是当时全体中国人共同的骄傲。
一帮大人为了看女排比赛,让“陈冬冬”这个小孩子爬上爬下,到房顶一直举天线,如果是在今天肯定要上社会新闻,被“正义”网友们狂喷群嘲,然而在那时,这种“太不人道”的情形却完全可以谅解,并非匪夷所思。
从小就练习乒乓球,体能和灵活性出众,还有“八级电工”家学渊源的冬冬,确实是天降大任,当仁不让。
虽然他从头到尾没看一眼比赛,没有和小伙伴开口告别,在人生第一个选择的十字路口,为了大家而牺牲了萌芽中的情愫,但最后那个无意间勾起床单,变成披风,含着泪水高举天线的分镜,真是中二热血到酷帅啊!
「我太难了」「爸爸,咱们家天线太烂了」「女排三连冠了,我太高兴了」等充满童真童趣的台词,更让人忍俊不禁。
在这场中美女排的决战中,中国队16:14苦战拿下第一局后,士气大振一鼓作气,15:3,15:9,后两场只让对手得了12分,直接把对手打到崩溃,首次夺取奥运金牌。“铁榔头”郎平在半决赛拿下26分,决赛拿下18分,再次收获赛事最佳mvp。她们都是全国人民的英雄!
而上海的这处小弄堂,小男孩“陈冬冬”也成为大家顺利看完女排夺金历程的英雄,被大人们高高抛起,欢呼致敬。
三十二年后,他成长为一位带领中国乒乓球队在奥运夺金、荣耀满身的教练员。
冬冬送给小美的磁带,是那时人人都会唱的《我的中国心》,「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却依然是中国心」,正是希望小伙伴不论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是中国人。
而小美送给东东的球拍上,画了五星红旗,正表明着年幼的她虽然屈从于母亲而出国,但心中绝不忘本,终有一日会回来报效祖国。
所以,最后成年版的“冬冬”和“小美”,乒乓球教练员(吴京)和“海归科学家”(马伊琍)的出现,并非如很多影评人指责的那样“画蛇添足”,而正是证明了女排精神,激励和鼓舞一代代中华儿女,用各自不同的方式来报效祖国。
激励民族精神,不止是体育界,同样也是文艺界的本职工作,可惜,过往几十年的影视圈,一直以来混迹了大量的逆向民族主义者,他们打着“反思”旗号对民族传统文化,去竭力矮化和否定,对欧美文明更是狂热崇拜,无限粉饰和美化。
殊不知过去整整三千余年,中华文明皆是当时人类最高度发达的文明,物产丰盛,衣饰精美,文华风物,地灵人杰,延绵千载,灿烂辉煌。遥忆汉唐声雄万邦之盛世,那时的欧美蛮夷,还在如同野人一般茹毛饮血!
而今,我们的祖国早已空前强大,多项指标早已位居世界第一,从2013年起更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国,和对手早已从几十年前的“可望不可及”,达到了现在的与强敌在全世界范围内,在近乎所有领域去激烈交锋,攻守之势早已初逆。
逆向民族主义思潮越来越失去市场,遭到公众唾弃,爱国主义成为从现实到虚幻网络,不容质疑的绝对主流。
一代代女排姑娘的薪火相传,她们的成长就和这个伟大国家的复兴历程紧密交织,无论成绩巅峰还是谷底,始终目光坚毅,竭尽全力,从不言弃。她们的事迹,永远铭刻在新中国体育史的丰碑,让一代代中国人为之振奋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