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百科全书

地貌地质遗迹意义 地质地貌概况

一、地貌地质遗迹意义

地质遗迹是在地球历史时期,由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形成,反映了地质历史演化过程和物理、化学条件或环境的变化。这是人类认识地质现象、推测地质环境和演变条件的重要依据,是人们恢复地质历史的主要参数。地质遗迹是不可再生的,破坏了就永远不可恢复,也就失去了研究地质作用过程和形成原因的实际资料。

二、泰山地质地貌情况

诗经》曰:“泰山岩岩,鲁邦所瞻。”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主峰海拔1545米。它的自然神韵得天独厚,雄伟壮观;它的文化遗产独树一帜,气势恢宏;二十八亿年的自然造化,五千年的文化宏篇,造就了中国第一个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

泰山以其漫长的地质演化历史,复杂的地质构造,典型的地质遗迹,历来为中外地质学家所瞩目。张夏寒武纪地层标准剖面,地层发育齐全,出露良好,代表性强,是我国区域地层对比和国际寒武系对比的主要依据,在地质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泰山国家地质公园由五个地质遗迹园区组成,分别是:红门地质遗迹园区、中天门地质遗迹园区、南天门地质遗迹园区、后石坞地质遗迹园区和桃花源地质遗迹园区,总面积约129.63km?。

泰山地质地貌内容极为深广,特别是在早前寒武纪地质方面,以及寒武系标准剖面、新构造运动与地貌等方面,都具有全国和世界意义的巨大价值,是一个天然的地学博物馆。

三、河南济源王屋山地质特点是什么

中国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河南省济源市境内。整个公园由王屋山、黛眉山和黄河谷地3个地貌单元组成一个自然整体,空间布局分为天坛山、封门口、黄河三峡三大园区和天坛山、小沟背、封门口、逢石河、黛眉峡、龙潭峡、八里峡等七大景区,总面积986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273平方公里。这是一座以裂谷构造、地质工程景观为主,以典型地质剖面、古生物化石景观、地质地貌景观为辅,以生态人文相互辉映为特色的综合型地质公园。

王屋山—黛眉山地质公园拥有一系列具有特殊科学意义、稀有性和美学价值的典型地质遗迹:分布其间的太古宇林山群、古元古界银鱼沟群、长城系西阳河群、蓟县系汝阳群地层和嵩阳运动、中条运动、王屋山运动、晋宁运动遗迹,系统地反映了古大陆增生、拼接和裂解的全过程,具有世界对比意义;出露齐全的太古宇、元古宇、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层序和保存完好的自嵩阳运动以来的八次造陆、造山运动遗迹,详细地记录了距今25亿年以来华北地区地壳的海陆变迁过程。

横空出世的王屋山,地质构造与地学内涵十分丰富。以王屋山命名的王屋山运动发生在距今约14.5亿年。覆盖在西阳河群古火山岩之上的小沟背组砾岩,清楚地记录了这次构造运动。小沟背组是裂谷充填时期形成的河流砾岩,如今,这套未变质的华北陆块上最老的河流砾岩出露在海拔1700多米的天坛山、鳌背山山顶,像城堡、像祭坛,向人们述说着王屋山的沧桑历史——王屋山,王屋山,状若王者之屋,实乃王者之山!

王屋山、黛眉山与两山之间的黄河河段,是黄河中游地区璀璨夺目的一盘明珠。距今500万年至260万年之间,新构造运动复活的封门口断裂和黄河断裂,使得封门口断层以北抬升着王屋山,黄河大断层以南抬生成黛眉山,两条断层之间沉陷为黄河谷地。

早期的黄河沿黄河谷地溯源侵蚀贯通,形成黄河八里峡。八里峡是黄河贯通事件中一个重要节点。随着黄河的贯通入海,两岸夷平面上的流水沿节理裂隙追踪下切,形成了一系列开口向黄河,呈“之”字形展布的峡谷景观,黄河三峡皆成于斯。

位于南岸黛眉山中的黛眉峡、龙潭峡是典型的红岩嶂谷,发育在中元古界汝阳群红色石英砂岩中。黛眉峡长达40公里,曲折迂回、气势雄伟。龙潭峡长约5000米,谷内嶂谷、隘谷呈串珠状分布,峡幽水秀,潭瀑成群,是中原地区罕见的山水画廊。小浪底水库形成了黄河三峡碧波万顷的浩瀚水域,王屋山、黛眉山倒影水中,高峡平湖,山水交融,这幅兼备北方之雄和南方之秀的锦绣画卷,具有极高的地质科普意义。

四、什么是遗迹呢?

遗迹是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痕迹。包括遗址、墓葬、灰坑、岩画、窑藏及游牧民族所遗留下的活动痕迹等。其中遗址又可细分为城堡废墟、宫殿址、村址、居址、作坊址、寺庙址等,还包括当时的一些经济性的建筑遗存,如山地矿穴、采石坑、窑穴、仓库、水渠、水井、窑址等;防卫性的设施如壕沟、栅栏、围墙、边塞烽燧、长城、界壕及屯戍遗存等也属此类。

一般地说,遗迹是经过人类有意识加工的,因而能够反映当时人类的活动。遗迹是考古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古代居址能够提供关于研究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生活状况方面的完整的、重要的资料,据此可以阐明这一遗址当时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内容。发掘古代墓葬,可以研究不同种族的体质特征,了解古代埋葬风俗及墓葬形制;同时通过随葬品可以了解古代工艺水平及社会经济生活与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情况。通过各种遗迹及遗物的综合研究,对于了解古代社会的发展史有很大帮助。

人类的历史与地球的历史紧密相连。地球的外观和地貌,就是人类生活的环境。地质遗迹是人类的共同遗产, 保护好这些遗迹是人类的责任。正如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一样,我们必须认识到地球只有一个,了解地质环境的过 去、现在,正是为了预测未来,保护地质遗迹则是这种探索的基础,而建立地质公园是保护地质遗迹的最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