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百科全书

科学减灾依法应对作文 科学防灾减灾的关键

一、科学减灾依法应对作文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七个防灾减灾日,主题是“科学减灾 依法应对”。尊重科学、依靠法治,是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有效保障。科学减灾,要求我们必须养成科学思维,普及科学知识,应用科学技术;依法应对,要求我们必须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体系,依法依规减灾救灾,做好责任落实。

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必须提高科学水平,凭科技之力做好灾害防御和治理;必须健全防灾减灾救灾法律法规体系,坚持依法应对;必须将科学思维和法治理念贯穿防灾减灾救灾的全过程,有力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科学化和法治化水平。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更加向城镇集中,经济社会活动流动性加大,由此带来的社会孕灾环境将更加敏感、承灾体将更加暴露易损、致灾因子将更加复杂多样,同样的极端天气事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将比过去大得多,应对防范气象灾害的难度、广度和深度显著加大。因此,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在灾害来临时将损失降到最低。

提升防灾减灾能力,需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防灾减灾的重要作用。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要养成科学思维,科学分析和研究防灾减灾各项工作,树立灾害风险意识,运用科学方法分析灾害管理的全过程;要普及科学知识,全面总结人民群众在灾害应对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加强日常防灾减灾知识的科学普及,提高全民防灾减灾科学素养;要应用科学技术,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防灾减灾的决策支撑作用,加强防灾减灾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加快科技成果在防灾减灾领域的集成转化和推广应用。

提升防灾减灾能力,需要以法治思维贯穿防灾减灾始终。要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体系,以法律规范全社会广泛参与防灾减灾的责任和义务,建立和完善多部门参与的决策协调机制,建立健全全社会广泛参与的行动机制,注重防灾减灾资源整合和协调配合,使灾害防御体系更完善、更有效;要依法依规防灾减灾,以解决灾害防御实践过程中的问题为导向,建立完善灾害防御组织体系、风险管理、联合监测、信息共享、应急准备及处置以及社会力量救援等灾害防御体系,依法规范防灾减灾行为,依法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要强调责任落实,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面力量参与防灾减灾工作。

科学减灾与依法应对之间相辅相成。从科学层面了解灾害,并针对灾害自身特点和灾害链条的不同环节,科学建立相应的法律制度和防御措施,使灾害防御法律制度体系统筹协调、相互衔接,更适应灾害防御特点,更具有可操作性。通过出台各级各类灾害应急预案,可以提高预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提高防灾减灾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提高应对灾害的法治水平。

科学应对和依法防灾减灾形势严峻、任重道远。我们要始终保持一种警觉,一种常备不懈的意志力,让科学和法治防灾减灾观更贴近公众和现实。

二、举办全国首届地震科普大会有何重要意义?

2018年7月28日,以“防震减灾 科普先行”为主题的中国首届地震科普大会在河北唐山召开。中国应急管理部副部长、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光在会上提出,到2020年,中国要建成国家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达到150个、省市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达到500个。

首届地震科普大会主要是总结近年来中国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经验,分析防震减灾科普工作新形势新要求,部署今后一个时期的防震减灾科普工作,以提升全民防震减灾科学素质,并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地震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

中国应急管理部副部长、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光在会上表示,中国要认真组织制订和实施防震减灾科普基础设施发展规划,加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广泛利用社会资源,采取自建与社会共建相结合的机制,建成一批集研学、参观、体验和训练于一体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品牌:“广泛深入开展群众性、基础性、社会性的防震减灾科普活动。要动员学校、企业、基层组织和社会组织等各方面参与防震减灾的科普,充分利用科技展览馆、数字科技馆等公共资源开展防震减灾的科普。”

郑国光还提出,中国到2020年要实现国家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达到150个、省市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达到500个的目标。”到2035年,要基本建成与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相适应的科普阵地体系,实现各具特色、大中小相结合的科普设施网络城乡全覆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防震减灾科普需求。”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部长白希认为,可以利用现代化、数字化手段,更好地向公众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提高公众对防震减灾的了解,进而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他以去年发生的四川九寨沟地震为例说:“防震减灾的科学素养也是公众、公民科学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九寨沟地震发生以后不到48小时,我们就一起推出40多篇科普的作品,浏览量2天之内达到5600万人次,这是过去的大喇叭、站、栏、员解决不了的,对于稳定公众情绪起到了非常有效的作用。”

本届大会期间,主办方还推出首届全国防震减灾知识大赛决赛、唐山地震博物馆科普展馆开馆、地震科普展、地震科普学术交流等系列活动。

三、消防安全建设宣传栏,“消防安全常识二十条”宣传栏,消防安全常识宣传栏,安全用电宣传栏,安全文化建设宣传栏

119消防宣传月挂图2012年新版挂图消防安全挂图建筑安全挂图化学品安全挂图现场安全挂图交通安全挂图安全生产挂图用电安全挂图化工安全挂图安全标语班组安全挂图 煤矿安全挂图特种作业安全挂图 紧急救护挂图社区安全挂图 

 

可以看看:安全挂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