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百科全书

镇乡文化服务中心是做啥子工作 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待遇如何

镇乡(街道)文化服务中心是做什么工作

以王屋镇文化服务中心为例,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1、利用政策建设文体阵地,开发文体项目,培育人才队伍,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艺术、体育活动;

2、积极做好辖区内文化保护、“村村通”基础设施配套工作;

3、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文明评选、卫生创建、图书阅览等工作,传播科学技术,倡导健康文明,提高人民群众综合素质;

4、依法对辖区内文化市场进行监督管理;

5、按规定负责新闻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与宣传;

6、实施科技带动,搞好科技培训,开展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运用工作,争取“产学研”开发和其它项目;

7、配合教育部门积极开展辖区内中小学校、教育学前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校园及周边安全隐患排查处置等工作;

8、承办镇党委、政府交办的其它事项。

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功能

试点以现有文化站为依托,推动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基层设施资源整合,主要任务是拓展服务功能、丰富活动内容、抓好队伍建设。

为此,在现有文化站的基础上,将设立县级图书馆乡镇分馆、综合性文体广场、科普活动厅、青少年综合服务室、乡镇志书编纂室等一系列新颖实用的公共文化设施;

开展教育培训、文体活动,编写乡镇志书;组建群众文化辅导员、社会体育辅导员、科普辅导员等志愿者队伍,协助开展各项文体和科普活动等。

文化服务中心,旨在活跃群众文化,是开展群众文化体育活动的服务机构.

主要服务范围包括:贯彻执行上级有关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负责制订并落实年度教育、文化、体育、卫生工作计划;负责街道教育、卫生工作;负责街道宣传、精神文明建设和统战工作,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负责街道、村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建设和管理;用各种文化艺术形式和进行时事政策、两个文明建设、国内外形势以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等方面社会宣传教育;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体育等活动;开办书刊阅览,开展群众读书活动,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传递经济信息,为群众求知致富、促进当地经济建设服务;举办各类文化艺术讲习班(讲座),辅导和培训群众文艺骨干;搜集、整理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做好文物的宣传保护工作;受文化主管部门的委托管理好当地文化市场;承办业务主管部门和街道办事处交办的其他事项。

如何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必须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统筹、加大投入、创新机制、拓展内容,进一步扩大受益范围、消除覆盖盲区、提高建设标准、改进服务方式、推动管理创新,着力健全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着力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着力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难题,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基本文化权益问题。

第一,加强县级文化馆和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建设,深入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工程。新建、改扩建一批县级文化馆和图书馆。组建集书报刊阅读、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普教育、体育运动和青少年校外活动等于一体的乡镇综合文化站,配备一定数量专职人员和相应设施设备,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就近便捷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乡镇综合文化站坚持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性质,履行社会服务、指导基层、协助管理农村文化市场的职能。加强村文化室等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合理确定设施建设标准,明确基本职责,完善管理办法。加强现有基层文化阵地调查摸底,对不符合标准的进行调整改造,实现乡镇有综合文化站、村有文化室。

第二,深入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以实现全面覆盖、增强覆盖效果为重点,采用地面无线、直播卫星、有线网络等方式有效覆盖广大农村地区。完善农村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对现有无线台站设备的更新改造。加强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制度建设,推进县对乡镇广播电视垂直管理,形成立足县城、依托乡镇、服务农户的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运行机制。力争到“十二五”末,解决20户以下已通电自然“盲村”覆盖问题,全国农村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9%。

第三,深入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数字资源建设为核心、基层服务网点建设为重点,运用多种传播方式,加快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加强数字资源库内容建设,丰富电子图书、舞台艺术、知识讲座和影视节目等数字资源。与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等工程相结合,实现共建共享。力争到“十二五”末,实现从城市到农村服务网络全覆盖,数字资源量达到530万亿字节。

第四,深入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按照企业经营、市场运作、政府购买、农民受惠的原则,推进农村公益性电影放映服务体制改革。继续配备流动电影放映车和数字电影放映设备,建立公益放映补贴新机制,扶持中西部地区电影放映企业。力争到“十二五”末,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普及数字化流动放映,一村一月一场公益电影放映得到有力保障,农村中小学生每学期观看两场爱国主义教育影片。

第五,深入实施农家书屋工程。按照政府资助建设、鼓励社会捐助、农民自我管理的要求,与农村基层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等相结合,稳步推进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每个书屋拥有一定数量的党报党刊和适合农民阅读观赏的经济、科技、法律、卫生、文化类书刊和音像制品,做到内容丰富、服务规范、农民满意。 “十二五”期间,加大农家书屋布点密度,加快覆盖全部行政村并延伸到自然村寨,建立和完善出版物更新配送系统,提高配送图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