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科普,当然是要好好的给孩子讲解 ,然后实地看看,只有亲身体会,孩子才能感受到什么才是真正的胡同文化。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有在一个胡同里一住住几十年的,甚至有住了几辈子的。胡同里的房屋大都很旧了,“地根儿”房子就不太好,旧房檩,断砖墙。下雨天常是外面大下,屋里小下。一到下大雨,总可以听到房塌的声音,那是胡同里的房子。但是他们舍不得“挪窝儿”——“破家值万贯”。
当然是带着孩子去博物馆里,那简直就是活的标本,想了解什么都可以,还能多陪陪孩子。其实,胡同就相当于南方的巷子、里弄。有宽有窄,最宽的是西单北边的灵境胡同,那宽敞的根本不像胡同,跟大街似得。最窄的是大栅栏附近的钱市胡同,太胖的人通过得侧个身儿。北京这真的太多这样的胡同了。但是胡同文化离不开人,但现如今胡同里的“老北京”已少之又少,所以,所谓胡同文化得去博物馆里找了。
俗话说,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所以我感觉给孩子最好的科普,就是带孩子亲自穿越同锣鼓巷,一边游玩一边引导,让他亲自体验这胡同文化之精髓。
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城里有大街,有胡同。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这几句话完全是平直的描述,没有什么文辞的修饰,即使打比方,也充满生活气息,“像一块大豆腐”,没有半点矫揉造作,但是说出来却让人感到不枯燥,有滋有味。
可以利用现在的多媒体技术,结合图片、文字、声音给孩子们普及。此外还能给他们看一些纪录片和文献,相辅相成,提升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