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普遍交往是世界历史的基本特征。
普遍交往是世界历史的基本特征之一。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类之间的交往和交流也不断增加和扩展,形成了广泛的交往网络和联系体系。这种交往和联系的扩展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而随着历史的演变,它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
首先,史前时期的人类就开始了交往和交流。早期的人类为了生存和繁衍,就开始进行社会化活动和互相交流。他们通过口头语言、手势、表情、绘画等方式进行交流和表达。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社会逐渐进入到农业时代和城市化时代,人类之间的交往和联系也不断增加。
其次,古代的世界各地的文明之间也进行了广泛的交往和交流。例如,古代的丝绸之路连接了东西方,希腊、罗马、印度、中国等古代文明之间也进行了贸易和文化交流。这些交流和联系促进了技术、经济、文化和艺术等方面的发展,使得各个文明之间相互借鉴、交流、融合,形成了多元的文化。
最后,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世界各地之间的交流和联系更加广泛和深入。例如,互联网、社交媒体、智能手机等科技产品的普及,使得人们之间的联系更加便捷和快速。同时,全球化也促进了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政治和社会等各方面的交流和合作。
因此,普遍交往是世界历史的基本特征之一,它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使得世界更加多元和互联互通。
二、普遍交往是世界历史的基本特征
普遍交往是世界历史的基本特征,这句话是对的。
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丰富的理论内涵。从“世界历史”概念的逻辑层次上看,“世界历史”是一个客观演进的历史过程,是人类劳动创造的历史过程,是在普遍交往中强化的历史状态,也是一种全球视野的世界史观。
从“世界历史”实践生成的基本要素来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全球扩张是普遍交往的世界历史实践生成的主要动力,现代大工业、现代交通、世界市场是资产阶级撬动“世界历史”的重要载体,世界历史发展的未来趋势是无产阶级的胜利与资产阶级的灭亡。
从主体视角观察“世界历史”及其嬗变,宗教史观与英雄史观在资本逻辑的冲击下走向破产,而资本逻辑主导的世界历史自身同样存在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以现代无产阶级为主体的“真正的人民”必将承担起解放自己和全人类的世界历史使命。
从“世界历史”范畴的具体运用来看,中国问题是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个案分析,我们应该辩证看待马克思关于中国问题的具体结论。
三、世界古代史的总体特征
1、原始社会的主要特点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各阶段最漫长的阶段,由于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人们只能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同自然界作斗争,才能生存,因此财产是公有的,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成果,过着原始共产主义生活。原始社会晚期,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劳动分工的出现,个体劳动的生产率.提高了,劳动成果开始为个人占有,进而发展到生产资料也为个体占有。私有制和阶级的逐渐产生,最终导致原始的氏族部落公社过度到奴隶制国家,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制社会。
2、奴隶制社会发展的阶段及主要特点
奴隶制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阶级社会,它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始于约BC4000年代,终于BC2000年代末,这是奴隶社会和奴隶制国家产生与发展的时期,埃及的尼罗河流域、西亚的两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流域、中国的黄河流域和爱琴海的克里特岛产生了第一批奴隶制国家。进入BC2000年代后,随着青铜器的广泛使用,古老的奴隶制国家趋于繁荣,新的奴隶制国家相继出现。第二阶段:约始于BC1000年代初,终于BC2世纪,这是奴隶社会繁荣、专制帝国建立与强盛的时期,随着铁器的普遍使用,南亚、中亚、伊朗、地中海区域等地兴起了一些新的奴隶制国家,这些国家经过剧烈的分化组合,终于形成了一些地域广袤的中央集权的专制帝国,如亚述、新巴比伦、波斯、亚历山大帝国、孔雀帝国、罗马帝国、安息帝国、贵霜帝国等,奴隶社会在这一时期臻于繁荣,但同时各种矛盾也日趋激化。
第二阶段:从公元3世纪开始到5世纪结束,这是奴隶社会危机和奴隶制帝国衰亡的时期,自公元3世纪起,西亚的安息帝国灭亡,横跨中亚和南亚的贵霜帝国日趋衰亡,罗马帝国也陷于奴隶制危机。虽然世界各国奴隶制解体、封建制产生的时间极不一致,但大体来说,在5世纪左右,大多数地区的奴隶制先后解体,封建制相继产生。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上古历史的结束和中古史的开端。奴隶制社会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是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奴隶在法律地位上不被认为是人,而是物,是奴隶主阶级的私有财产,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奴隶与奴隶主的矛盾。
3、封建社会发展的阶段及主要特点:
封建社会一般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开始到15世纪末新航路的开辟结束,这是封建社会产生、发展和繁荣的时期,这个阶段,封建古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新的封建国家逐渐登上了历史舞台,并都基本上达到了繁荣阶段。第二阶段:从15世纪末新航路的开辟开始到17世纪中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夜结束,这是封建社会解体、资本主义萌芽的时期,从14--15世纪开始,资本主义萌芽首先在意大利半岛产生,接着在北欧的低地国家和西欧各国出现,在资本主义萌芽的基础上发生了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掠夺,这不仅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而且对亚非等地的封建国家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其后经过2、300年时间,资本主义制度首先在欧洲确立,世界其他各地也都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资本主义。封建社会由原始社会和奴隶制社会发展而来。奴隶制社会末期产生的隶农制是封建生产关系的萌芽,封建制生产的基本特征是封建主的大土地所有制与个体性小生产相结合。